一年收入能夠達到30多萬,15天年休假工資多達6萬元,河北省滄州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的工資單日前被貼在網上,網友稱其為“史上最牛工資單”。河北省信聯社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目前相關調查結果已經上報給銀監局。(4月13日《山東商報》)
年薪30萬、15天年假不休可領6萬,滄州市信聯社的高薪酬著實讓人艷羨?!笆飞献钆9べY單”何以遭網友強烈圍觀,是基于人們對一個金融企業慷國家之慨,濫發錢物的離譜行為的義憤,還是緣于其鶴立雞群的高薪酬引發的心理失衡?筆者以為,二者應當兼而有之,而尤以后者為甚。
根據滄州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該市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11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28元,干部職工年人均工資收入為39600元。這也就意味著,滄州市信聯社的工資表格上的最高單月稅前工資已經超過當地一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圍觀“史上最牛工資單”的背后,是公眾長期以來詬病分配不公頑疾的習慣性反應。
按理說,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作為市場化運作的企事業單位,實行“多勞多得、效益優先”的績效考核工資辦法當無可厚非,其高薪酬也未損及社會某個人的切身利益,但問題是國有金融行業不同于一般民營或合作合資企業,它占用的是公共資源,依托的是壟斷地位,其“業績”是靠社會廣大中小儲戶的儲蓄積累和通過低息高貸的利息差獲得的,員工的辛苦程度和勞動價值與其豐厚的勞務薪酬難成比例,同時,員工工資也應該受到銀監會、物價局等部門的嚴格監督。因此,眼熱之余,公眾更想知道30萬的年薪標準緣何而定,有沒有經過審批。
事實上,行業間的工資懸殊尤其壟斷行業的離譜高薪酬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滄州市信聯社只不過是為這種“最牛工資單”提供了一個標本而已。金融、通信、石油等壟斷企業占據著公共資源的“天時”和國家政策的“地利”,輕易而舉地獲得高利,很難說有多少“人和”因素和科技含量??梢韵胂螅绻笆飞献钆9べY單”發生在采掘類高危行業,人們一定會給予相當的理解和認同。正是由于行業分工的差異,導致“多勞多得”與“各盡所能”脫節,造成了收入懸殊的不合理、失公平。正如法國巴黎經濟學院主任弗朗索瓦·布吉尼翁在分析中國收入分配和貧富差距現狀時所說,“有很多領域的確存在著不平等,這種不平等是指人們獲得資源或者將這些資源轉化為一個結果的機會的不平等,而與別人相比,也許他們都擁有獲得這些資源或者資產的機會?!?/p>
現實生活中,一些“不差錢”的部門和單位,擔憂的不是資金缺口,而是苦于沒有發錢的“政策”和出師有名的“項目”。在目前我國對國有企事業單位員工工資發放以及資金運作缺乏監管機制的語境下,他們多打著改革創新的旗號,巧立名目,自定“章法”,不惜犧牲國家利益,自己給自己發工資,焉能不出現“欲發高薪,何患無辭”的“史上最牛工資單”?因此,為市場化運作的企事業單位套上薪酬“緊箍咒”,以縮小差距、平息眾怨,應當被納入統籌解決分配不公問題的一攬子計劃之列。
盡管目前有“滄州市聯社召開了‘退錢動員大會’,開始退錢,金額有400萬之巨”的報道,但銀監部門尚未對“史上最牛工資單”作出處理。而真正值得期待的不只是當事人把“不該得”的錢掏出來,更應是防止類似事件發生的制約機制和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