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官員觀念,積極應對崛起網絡社會
www.hxt111.com?2011-07-15 10:14? 南方網?來源:南方網
我來說兩句
廈門市副市長的困境還展現了網絡社會里的另一個特征,即平等化,或曰去權威化。也就是說,不管你是官員還是企業家,或是明星、專家,你在“真實世界”中的權威并不自動全部帶入網絡社會,而必須通過真誠的溝通、有理有據地表達來重構自己的權威。官員進駐諸如微博這樣的網絡社會,尤其需要謙和、禮貌,趾高氣揚的下場多為無數“拍磚”。
此外,網絡社會里也復制了現實社會里的道德和情緒,并且凝聚成一些“網絡道德”、“網絡共識”。且不去判別這些“網絡道德”是否足夠道德,但“網絡道德”的力量卻不容小覷,無論是紅十字會還是故宮,當你發生違背“網絡道德”的事件時,你就得經受網民們的質疑和考問。這種考問體現了巨大議程設定能力,所導致的結果常常是天南地北的人們基于網絡里的道德、共識,開始針對同一目標匯聚知識、時間、金錢、熱情等,通過“人肉搜索”或者其他曝光行為形成一場類似“網絡監督”的運動。
網絡社會的特征難以詳盡,但可以確信的是,“真實世界”正在不斷地加速網絡化,我們所迎接的將是一個網絡規則越發適用的時代。而面對這個全新的時代,官員必須做出及時、深刻的反思與應對,如果依然遵循現行官僚體系中的那一套行事法則行走網絡,會遭遇未能預料的輿論風暴,就這一點而言,在當下能夠率先看到網絡社會特征的官員就顯得十分難能可貴。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諸如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浙江省委組織部部長蔡奇等官員在這幾年紛紛開始提倡“網絡問政”,鼓勵通過開通網絡信訪平臺,開設官方微博等方式,實現官民在網上的及時互動。這對于消弭社會矛盾,消除民眾戾氣都起到了一定作用。不過,制度建設固然必需,官員本身的觀念變革也同樣重要。只有官員自身更加積極地應對不斷崛起的網絡社會,官民之間的良性互動才有可能盡早建立。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