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衛生廳下發文件,該省將啟動第三批省級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在全省范圍內遴選30名老中醫藥專家為指導教師,選配60名中青年業務骨干為繼承人,通過“師帶徒”培養中醫藥人才。據了解,徒弟們的繼承學習將從今年11月開始,持續3年。省級財政安排專款對此項工作給予專項補助,補助標準為每位指導老師3萬元、每位繼承人3萬元,分3年實施。學習結束通過考核的繼承人,將獲得由省衛生廳頒發的出師證書。(8月29日《海峽都市報》)
《大長今》這部曾經火爆一時的電視劇中,將中醫中針灸的起源地說成是韓國,引起當時國人的一片憤慨。雖然國人都有一種保護祖宗遺產的觀念,但是在實際中,國人還是很少用自身行動來保護這些珍貴的傳統中醫文化。
中醫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獨特的醫療思維和視角,但是隨著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中醫漸漸的走向沒落。反而是韓國、日本這些國家,一直在不斷的引入中醫文化,使得中醫大有“墻內開花墻外香”之勢。
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人們對健康也越來越重視,很多電視臺出現了中醫保健相關的欄目,收視率也是居高不下。但是,隨著一個個冒牌“神醫”落馬,使得中醫也面臨著信譽危機。
中醫多是“老來香“,病人看中醫也多是找老大夫,同時,由于中醫治療呈現效果緩慢,大多病人也都是相信西醫,造成中醫行業待遇低,沒前途。所以,現在中醫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傳承斷代問題。
正確的引導中醫發展,合理的規范混亂的中醫市場,不論是從繼承傳統文化遺產的角度來說還是從多元化醫療手段的角度來說,都應該引起中國醫學界的足夠重視。
福建省政府此次撥經費,并且為中醫學徒頒發出師證書,從財力和政策上雙管齊下,扶持中醫事業的發展,是值得我們拍手稱贊的。相比那些為了賺錢宣傳中醫的假“神醫”和一些為了提升收視率播放中醫知識的電視臺來說,福建為中醫創建更好的發展環境,針對中醫的發展出臺一些優惠和促進政策,顯得更加務實。
不僅僅是在中醫傳承方面,在傳承與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上,福建的做法同樣有借鑒的意義。作為政府,不僅僅要關注民生、民情,更要關注諸如文化、習俗之類的軟實力的提升,從物質生活與精神層面全面提高百姓的生活質量水平。
要想將弘揚傳統文化的行動長久的、持續的落實下去,不能僅僅靠民間組織和興趣來支撐,應該由政府這個“老大哥”帶頭,用政策積極引導社會學習風向,將傳統文化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部分下大力氣去弘揚。
- 2011-07-22詆毀中醫緣于科學偏執狂的傲慢與偏見
- 2011-03-23中醫針灸需要漲價更需要政策扶植
- 2010-09-15中醫針灸竟然衰敗到了申遺的地步
- 2010-06-24“機器人中醫”,高價醫療時代的烏托邦寓言
- 2010-06-17扼制中醫西化,不能單靠政府扶植
- 2009-10-17“收費過低”為何沒成中醫發展優勢
- 2009-10-17專家號錯了妨礙中醫發展的“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