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撂荒”應觸發更真實“饑餓體驗”
www.hxt111.com?2012-10-17 10:28? 張西流?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記者近日在河北易縣多個鄉村調查時了解到,由于種小麥的收益和成本只能勉強平衡,甚至虧本,導致撂荒像一種傳染病般開始在易縣部分農村蔓延。(10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 據易縣農業局透露,全縣約有2萬畝麥田拋荒,令人觸目驚心。在剛剛過去的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國家糧食局倡導了一個24小時饑餓體驗活動。殊不知,麥田撂荒現象嚴重,是帶給國人最真實、最可怕的一種“饑餓體驗”。 “汗灑一畝田,年賺七塊五”,正是當前農村種糧農民的真實寫照。但是,當種地不能保障農民基本生活需求時,讓他們如何在田間體面勞動?特別是糧食產量雖然上去了,但糧價卻一直處于低位狀態,嚴重損傷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于是,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爭先恐后地向城市轉移,成為城市建設和工業生產的主力軍。而真正的“剩余勞動力”——農村的老弱病殘者,卻挑起了農業生產的重擔。然而,當種田僅“年賺七塊五”甚至虧本時,他們只能忍痛選擇將農田拋荒了。 我國是農業大國、人口大國,為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糧補就是其一。然而,糧補政策雖好,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糧賤傷農”的問題。為此,袁隆平曾建議“政府高價收糧平價售糧”,真正抓住了解決農田拋荒問題的“牛鼻子”,當引起國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 在解決“糧賤傷農”問題的同時,國家和地方要迅速拿出應對措施,規范和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流動,有序轉移,避免城市農民工過剩,而農村土地無人耕種的“錯位”現象發生。尤其是應制定更直接、更優惠、更實在的“三農”政策,減輕農民負擔,減少種田成本,感召和吸引更多的青年農民回鄉種田,科學致富,讓城市進行的“饑餓體驗”,轉化為農村的“溫飽體驗”。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3-23]河南上蔡借建校之名搞開發 強征麥田分文不賠
- [ 03-14]藝術家海灘創作巨幅畫作
- [ 01-31]麥田重新表明立場質疑韓寒 此前曾就事件道歉
- [ 01-19]麥田微博發道歉信稱質疑韓寒證據不足 韓寒接受
- [ 05-21]河北平鄉回應無征地手續強推麥田事件
- [ 03-25]麥田遭毀改種煙 河南嵩縣:政府指導意見"逼農致富"
- [ 02-19]農民工不會游泳下水救落入冰窟女孩身亡(組圖)
- [ 01-26]農業部官員:旱情對小麥越冬尚未造成嚴重影響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