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裝”腔的背后…
www.hxt111.com?2013-02-16 16:16? 李 垚?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春節期間每個人都渴望“衣錦還鄉”,但對于不少“新城里人”來說,想“有面子”地回家卻不容易。鑒于此,有網友整理出一份《春節衣錦還鄉裝腔指南》,其中不乏“裝有權,裝有錢,裝成功人士,核心是物質”這樣的犀利語言,也有不少具體的“裝腔措施”。(2013年02月16日 揚子晚報) 春節是相聚的日子、歡樂的日子、慶祝的日子,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人們無論身在何方,都要“衣錦還鄉”回家過年。整個家族齊聚一堂,少不了家長里短互相寒暄,而在外拼搏的人無疑會成為關注的焦點。為了一時的“有面子”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裝”過春節,將“裝”變為“主流”,創造出了中國式“裝”腔。 百度百科中對“裝”的定義之一為“假作,故意做作:佯裝。裝相。裝模作樣。”這種“裝”的背后是夸張、虛構、甚至是欺騙。然而,在中國式“裝”腔的背后,更多的是愛與無奈。 人言可畏,為面子而“裝”。俗話說“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在外奮斗者背井離鄉孤軍奮戰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有所成就衣錦還鄉。但如果在外者奮斗一年回來還是“灰頭土臉”必定遭人鄙夷顏面掃地。人言可畏,在外面所吃的苦得不到應有的回報甚至還產生“負效應”,心里的不平衡感只能通過“裝”來緩解。 百善先孝,為父母而“裝”。“兒行千里母擔憂”,在外打拼一年,家中父母早已望穿秋水盼兒心切。在外者或許一年就能陪父母這么幾天,就算有千般委屈萬般艱難也不愿表露出來讓老人擔憂,都是把苦水往肚子里咽,滿面笑容陪父母過個喜慶年。網購年貨稱“公司福利”、為讓安心“謊報軍情”,為了全家人的快樂一個人承擔所有痛楚,這樣的“裝”實際上也是一種孝順,是一種擔當。 定心減壓,為幸福而“裝”。26歲的網友“想想”為讓準岳父母放心,咬牙充年薪十幾二十萬。像“想想”這樣的外出者并不是少數。贍養、醫療、教育…年輕人所面臨的現實壓力巨大,如果加上身邊人的“碎碎念”會讓人近乎崩潰。所以適當的“裝”一下可以讓身邊的人放心,也可以為自己適當減壓,讓大家都更加幸福。 “在外裝孫子,回家裝爺”, 中國式“裝”腔已經成為普遍問題,甚至有人總結出《春節衣錦還鄉裝腔指南》,這些看上去虛榮又無厘頭內容的背后,是中國人不能承受之重。 試想,如果在家便吃喝不愁怎會有那么多農民工背井離鄉承擔著拿不到工資的風險出門打工?如果在小縣城里便能享受優厚福利全面保障怎會出現寧愿蝸居的北漂?中國式“裝”腔實際上是給政府部門出了一道關乎國家命脈、人民幸福的大題。希望相關部門能夠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讓中國式“裝”腔止于此。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