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治理,從區域聯動到共同發展
www.hxt111.com?2013-02-18 18:28? 胡印斌?來源:法制日報 我來說兩句
很多專家都很懷念2008年奧運期間北京的環境治理,認為彼時周邊省份對眾多中小企業的嚴厲關停措施,有效地保證了北京的空氣質量。只是,需要指出的是,一者,奧運期間的關停措施,畢竟是階段性的應急之舉,地方政府也好、相關企業也罷,接受起來并不太難;再者,強調保障奧運期間的空氣質量,在時間上也比較具體明確。 具體到目前的京津冀霧霾治理,奧運語境既已不存,恐怕很難再延續或簡單復制那時的做法了。現在的區域聯防聯控,應該走出應急式的短期思維,立足于構建一個常態化的長效機制,應該一并考慮北京及周邊地區的環境與發展權益。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要從環境治理的區域聯動做法,走出一條區域內成員共同發展的路子來。 比如,有資料顯示,河北新增的二手機動車中,60%來自京津地區。這樣,盡管北京市及其周邊地區的新車排放標準逐漸提高,大量未及淘汰的舊車污染也并不會減少,只是轉移了而已。同樣,河北等地承接北京市外遷的工業企業也是這個意思,企業雖然遷出了北京,但加重了周邊的環境污染,最終還是會對北京形成包圍之勢。 而這樣的轉移之所以能夠發生,根源還在于北京與周邊地區實際存在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巨大落差。可以說,只要這樣的落差存在一天,類似的污染排放易地再來的情形就不會絕跡。不僅如此,目前在各地迅速勃興的城鎮化浪潮,其在初始階段如果不能避免以往那種粗放的發展模式,以資源、能源消耗作為代價,情形只會更糟。 可見,若想真正實現環境治理的區域聯動,關鍵是要有一個長遠的、區域整體的發展規劃。這其中,一方面,區域內成員單位都應該有大局意識,“同呼吸,共責任”,這樣才能實現共同體的訴求和利益;另一方面,在此基礎之上,還要尊重共同體成員的個體利益,要在落后地區的發展訴求與愈來愈高的環境標準之間,找到平衡。 空氣質量的問題,歸根結底體現在地區間經濟發展的差距上。治本之策,在于縮小差距,共同發展。如果無視這些,即便可以強制關停落后地區排污不達標企業,風頭一過,也注定會報復性反彈。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環境問題會越來越凸現出來,北京及北方一個多月來的霧霾天氣,只是一個開端、一個提醒。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