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認真踢皮球”的不良作風
www.hxt111.com?2013-03-06 09:40? 何勇海?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上一屆,我和所在小組的幾位器官移植領域專家,提了關于器官移植捐獻方面的集體提案,結果轉來轉去,轉到衛生部,最后轉到我自己手上,讓我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在4日上午的小組討論上,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委員這番話逗笑全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徐曉蘭說,“有些部門辦復提案時,是在認認真真地‘踢皮球’。”(3月5日《科技日報》) “踢皮球”是一些行政部門的慣常做法。比如農民工討薪遭遇“踢皮球”,問題食品舉報遭遇“踢皮球”,請求政務信息公開被“踢皮球”……一件本來很容易解決的事情,在某些政府部門“不歸我管”“不要問我”等官僚主義托辭和做派之下,即使老百姓磨破嘴、跑斷腿也解決不了。這種惡劣的工作作風,令人寒心。 而“認真踢皮球”,同樣是一種不良的工作作風。何為“認真踢皮球”?綜合政協委員們的話來說就是,一些單位辦理提案或其他事項,已形成一固定模式,“首先是你的意見很好,第二是我們做了哪些工作,然后就是謝謝,完了”;或者以“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等理由沒了下文;或者很認真、態度很好地表示,這事不屬職責范圍,委婉地把“皮球”踢給別的部門。 在我看來,“踢皮球”和認真“踢皮球”,本質并沒兩樣。“皮球”踢得再認真,也是一種“偽認真”,也會讓老百姓不滿意,損害政府公信力。尤其是對待全國兩會上事關國計民生的提案議案,更不應有“偽認真”。 如果很多經過大量調研、認認真真撰寫的提案根本得不到重視,甚至被當做“皮球”我踢給你、你踢給他、他又踢給我,如此這般地循環往復,那些參政議政者,豈有不寒心之理?它踢掉的是政府部門執政為民的工作態度,踢掉的是委員們對政府部門的信任。 事實上,提案辦復被“認真踢皮球”,不只是上述醫衛界、科學界委員的感受。比如文藝界委員鞏漢林也說,有的提案說了10年,甚至15年仍沒下文。確實,公車改革、異地高考、“三公”公開、戶籍制度改革等等,年年兩會都有委員重提這些“舊案”,但年年不是讓人“望穿秋水”,就是進展緩慢。僅拿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連續5年提出的控煙建議來說,其建議超過30條,內容包括改變包裝、煙草行業政企分家等,控煙至今卻無多大進展。 代表委員們的提案建議無下文、無進展,盡管復雜,但恐怕和一些政府部門也有關系,是他們沒有重視一些提案建議,“認真”踢了“皮球”,致使代表委員們“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因此,筆者認為,對提案應該切實加強“提后監督”,不可“一提了之”,從而使政府部門對提案的處理從答復型、批示型向落實型轉變,以免挫傷委員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違背政協提案工作的初衷。 委員們也應對自己的提案進行會后監督質詢,每一件提案的命運到底如何都值得關注追蹤。就像南京師范大學校長宋永忠委員,在對過去5年的政協提案工作報告進行討論時所說的,“大家看,報告里面有一句‘提案已辦復26583件,提案中的許多意見和建議已被吸納并落實到國家相關決策、發展規劃或部門工作中’”,“你說這‘許多’意見和建議被吸納,這個‘許多’到底是多少?占到總量百分比是多少?”新華每日電訊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20]熱評:網絡問政遭遇“踢皮球”當心失去人氣
- [ 02-20]30米竹圍護欄險象環生 歸誰管政府部門相互踢皮球
- [ 02-17]南京市民網絡問政反映問題 3部門“踢皮球”
- [ 02-05]長汀:子孫互“踢皮球” 九旬阿婆贍養費斷數月
- [ 02-05]討薪遭遇“彈簧門” “踢皮球”作風得改改
- [ 02-04]農民工討薪千元被要求辦9證 頻繁遭遇“踢皮球”
- [ 01-17]少婦病重沒錢醫治家中等死 婆家娘家踢皮球
- [ 01-16]兩股東互踢皮球 東方家園遭供應商追討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