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學雷鋒
www.hxt111.com?2013-04-11 06:57? 楊于澤?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學雷鋒,是“做好事”的另一種說法,帶有很強的道德色彩。如果服務業掛出“學雷鋒”的牌子,那意味著什么?牌子可能已經掛著,但很多人也許沒想過這個問題。 我住的小區在洪山廣場附近,前不久物業在每個門棟的大門口貼出了“學雷鋒”的標語。掛這個牌子,到底是要求居民學雷鋒,還是說物業承諾學雷鋒,我沒弄明白,物業也沒作出說明。事實上,早在去年,物業就在辦公室大門口掛起了“學雷鋒”的銅牌,同樣沒有向業主作出任何說明。 “學雷鋒”銅牌,在我看來,應該是向小區居民傳達出物業人員“學雷鋒”的信號。當然不排除,他們給自己安排了一個組織、協調的角色,準備起到供求對接平臺的作用,比如誰家有老弱病殘孕需要幫助,而誰又有心學雷鋒,由物業對接。這樣理解,他們在各單元門口貼出學雷鋒標語就好理解了。 物業有心組織大家學雷鋒,這自然是好事,總有人需要幫助,總有人樂于助人。但從邏輯上講,一個組織、協調學雷鋒的機構很難是一個學雷鋒的袖手旁觀者,只組織別人學習,自己卻置身事外,這在情理上是說不過去的。于是,學雷鋒很自然地就應該是物業人員的精神風貌。在道德上,他們必須這么做。 但悖論也是顯而易見的:物業人員是小區業主花錢雇傭的,服務于業主,是他們的本職工作。服務的內容,從公共部分的清潔、保安巡查,到園林綠化、設施維護等,私人空間之外幾乎無所不包。凡此種種,其實都是一種雇傭與服務的關系。物業提供服務,理所當然;居民受之,無愧于心。要他們學雷鋒,到底學什么呢? 當然也有學雷鋒的用武之地,比如老弱病殘可能需要幫助,即使身強體壯的居民,說不定什么時候突然就需要幫助了。物業伸出援手,誰也不能總覺得那是他們分內的事。所謂常懷感恩之心,如果他們幫了你,你說一聲“謝謝”肯定是應該的。從這種意義上說,物業掛出“學雷鋒”的銅牌也算是一種承諾,使整個小區充滿善意與溫馨。 可惜的是,“學雷鋒”的牌子、標語抬頭不見低頭見,居民置身“學雷鋒”的語境中,但沒有誰見識過“學雷鋒”是什么。在一個當代城市小區里,要兩次遇到同一個居民,真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偶遇一個學雷鋒的機會,很難。實際上,我也不知道物業是如何學雷鋒的。 豈止是不知道物業如何學雷鋒,他們的服務本身就很成問題:隔三岔五有業主在物業辦公室里鬧,雙方斗嘴、抖狠甚至動手,無論誰對誰錯,他們那股狠勁,就讓圍觀的居民心里不是滋味。有時候業主站在門禁前掏半天找不到門卡,門禁開關就在他們手邊,我也沒見他們主動為業主開過一次門。幾個進出通道,雨天總是積水,居民屢屢要求改造,但物業就是拖著。 在一個市場經濟時代,服務業承諾學雷鋒,也值得我們期待。但服務從業者要對得起自己的報酬,首先要把本職工作做好,為此服務得講求規范,服務要到位。一群本職不敬業的人,說什么“學雷鋒”,那真是“奢談”。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08]不看“雷鋒”不代表不學“雷鋒”
- [ 03-07]讓我們與雷鋒同行
- [ 03-07]今天我們該如何學雷鋒?
- [ 03-07]“雷鋒電影”不叫座是在意料之中
- [ 03-07]“青春”零票房 雷鋒并未“老”
- [ 03-07]不看“雷鋒”不代表不學“雷鋒”
- [ 03-07]雷鋒精神本質在行動
- [ 03-06]雷鋒成“俠”,能在網絡世界更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