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公司注冊資本限制”善莫大焉
www.hxt111.com?2013-10-29 07:22? 晏 揚?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 晏揚(浙江 媒體人)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500萬元的限制;將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制度;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大力推進企業誠信制度建設;推進注冊資本由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10月28日《新京報》) 在人們的慣性思維中,為公司注冊設置一定的門檻,是十分必要甚至是天經地義的,這可以防止“皮包公司”之類的現象出現。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對公司最低注冊資本以及經營場所進行限制,一方面抬高了民眾的創業成本,讓一些有創業愿望、有技術無資金的人望而卻步,抑制了社會投資活力乃至經濟發展動力。另一方面使得一些人鋌而走險,采取弄虛作假以及行賄等不正當手段進行公司注冊,不僅造成不正當競爭,而且滋生了腐敗問題,給有關部門“吃拿卡要”提供了機會。 在某種意義上,公司注冊資本并不是政府必須管的事情。市場經濟之下,無論窮人還是富人,每個人都有創業的權利,只要他在經營過程中恪守法律和誠信,不危害社會利益和消費者權益,政府就不應阻止其成立公司,也不必過問其注冊資本幾何。所以,政府的監管重心不應放在注冊公司之時,而應放在公司注冊之后的經營活動上。眼下,政府在公司注冊環節的監管失之于嚴,對公司經營活動的監管卻失之于寬,這種監管方式亟須改變,也就是變“嚴進寬管”為“寬進嚴管”。所謂“寬進”就是降低公司注冊的條件限制。所謂“嚴管”就是大力推進企業誠信制度建設,將企業登記備案、年度報告、資質資格等信用信息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使企業“一處違規、處處受限”,提高企業失信成本。如果說“寬進”體現了政府對民眾創業權利的尊重,不該管的不管。那么“嚴管”則體現了政府監管方式的“撥亂反正”,管好應該管的。 取消公司注冊資本限制、放寬經營場所登記條件,極大地降低了公司注冊門檻和創業成本,有利于激發民眾的創業熱情,給社會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和動力;而將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制度、推進注冊資本由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則有利于給企業“減負”,同時壓縮了有關部門“吃拿卡要”的腐敗空間。很多的小公司看上去不起眼,卻讓無數企業主擁有美好憧憬,讓無數打工者找到飯碗,并能給政府財政收入添磚加瓦。可以肯定,現在的許多小公司會慢慢成長為參天大樹,政府現在出臺的善政終有“開花結果”的那一天。 當然,善政只有得到切實執行才有意義。眼下要防止一些地方政府部門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權力,巧立名目對公司注冊進行限制,變著花樣向企業“吃拿卡要”。說到底,政府要轉變職能,首先要轉變工作作風。政府部門要想管好企業,首先要管好自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8]國務院:取消公司最低注冊資本限制
- [ 10-28]國務院顛覆式改革:公司最低注冊資本限制取消
- [ 10-28]國務院寬進嚴管激發市場活力 對監管提更高要求
- [ 10-27]國務院: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限制
- [ 10-14]工商總局:截至9月底全國企業達到1469.31萬戶
- [ 10-14]工商總局:截至9月底全國企業達到1469.31萬戶
- [ 10-01]上海自貿區掛牌次日人氣爆棚 部分服務無法辦理
- [ 10-01]上海自貿區掛牌次日人氣爆棚 部分服務無法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