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記者多次接到投訴,稱汝南縣常興鎮第二初級中學罰得很重。“課堂上吃瓜子罰款100元,課下吸煙一次罰500元,晚自習后溜出校園上網吧罰款1000元……所有罰款都交到校長手里了。”大河報記者為此進行了采訪,發現這竟是一幕用心良苦的“雙簧”。(12月11日,《大河報》) 學校對學生違紀的“罰款”,屬于“亂收費”的范疇。所以,人們對此極為敏感。然而,經記者采訪發現,這起“亂收費”案,只是校長和家長所演的一出“雙簧”,一曲教育管理的“苦肉計”而已。校長承諾家長:您先跟孩子說被重罰了,孩子走了我就把錢還給你;家長告知孩子:孩子你要長記性啊,我被校長罰得好可憐。 作為一名已擔任了二十多年班主任的中學教師,筆者對“動不動就罰款”的教育管理方式極為反感。畢竟,罰款不能代替教育,更是一種教育管理上的懶政,是管理者黔驢技窮的表現。 不過,為了教育好學生,學校與家長演一曲的“雙簧”未嘗不可。作為一種手段,罰錢讓學生們知道晚自習后溜出校園上網吧,上課吃瓜子,課下吸煙這是違紀行為,必將受到學校的懲罰。當然,這也是對全體學生的一種教育和警示,這對校風建設、樹立學校形象意義重大。 學校的這種做法確實起到一定的效果。一位被“罰”同學的奶奶說:“學校這樣做,真的管住俺孫娃上網了。”依筆者多年的實踐證明,因學校重“罰”而轉變的學生肯定不在少數。有道是“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學校的教育管理方式只要不違背教育規律,遵循教育法規,演一曲雙簧“重罰苦肉計”,未嘗不可。 |
相關閱讀:
- [ 12-12]專家:城市霧霾罰款要從行政經費里扣 用于治污
- [ 12-12]“雙簧式罰款”被拆穿了怎么辦
- [ 12-12]243噸貨車行駛550公里 現金繳過路費12萬多元
- [ 12-11]教育學生豈能靠校長家長的“雙簧”戲
- [ 12-11]遼寧“霧霾罰款”從行政經費扣除 不減民生資金
- [ 12-10]武漢重啟煙花爆竹“禁放令” 違者最高罰款500元
- [ 12-07]貪小利賣報廢車 8年3任車主共有46起違章
- [ 12-06]讓“超生罰款”走上社會化陽光之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