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來襲,誰也淡定不起來,市民自然是打心眼里希望能馬上出現一個既經濟又實惠而且還管用的“抗霾神器”,在這個時候,五花肉和礦泉水的橫空出世無疑是“正當其時”,也就難怪會這么輕而易舉地吸引了公眾的注意力。更何況,傳言說得有鼻子有眼,五花肉和礦泉水能“抗霾”可不是從國內某些不靠譜的專家教授嘴里說出來的,而是韓國人以實際行動來證明的,無疑是進一步增加了可信度。 不過,在躍躍欲試試圖加入搶購大軍之前,咱還是先問問自己,上次買的大蒜吃完了嗎?上上次買的鹽吃完了嗎?再上上上次買的板藍根喝完了嗎……這么一路追問下來,是不是就會覺得家里的“存貨”實在太多?貌似再這么折騰下去,咱家就要變成雜貨鋪了? 一些國人已經習慣了恐慌,更習慣了“病急亂投醫”,畢竟,科普知識匱乏最大的后果就是讓市民的分辨能力降到最低,讓任何一個有用沒用的東西都變成“靈丹妙藥”進而引發市民搶購的熱情。 指責市民太“迷信”,以一種專家教授的口吻嘲諷市民不該這么容易被“忽悠”不難。可問題是,從搶購大蒜治流感到搶購鹽防輻射再到搶購板藍根預防禽流感乃至到現在的用五花肉和礦泉水“抗霾”,正確的信息引導什么時候走在謠言的前面?把板子全都打在市民的身上是不是有點兒太不公平? 治不了霧霾,起碼應該教會公眾如何把霧霾的影響降到最低,諸如“多吃一些番茄、大豆、胡蘿卜等,增強自身抗氧化的能力來抵抗霧霾”之類的辦法,不是什么高深的學問,更不是什么不能對市民明說的國家秘密,為何政府不早早地請專家出來進行一下權威的科普?基于無知而產生的笑話一個接著一個,首先應該臉紅的不是市民,而是管理者。 |
相關閱讀:
- [ 12-13]防霾器具熱銷 全國“霾單”8.7億河北排名第7位
- [ 12-13]網友抗擊霧霾網購防霾用品 2013年花去8.7億元
- [ 12-13]“防霾操”,新選擇,新無奈
- [ 12-12]調侃防霾,不如把握科普良機
- [ 12-12]小學生“防霾操”比霧霾危害性更大
- [ 12-12]河北一所小學獨創“防霾”武術健身操
- [ 12-11]霧霾頻發 河北一小學獨創室內“防霾”武術健身操
- [ 12-10]防霾口罩為何也得“讓領導先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