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賦予每所城市平等獲取資源的機會,讓人口流動更為合理,那更多人就不必每逢春節懷鄉愁了。 隨著馬年春節的日漸臨近,包括北上廣在內的一線城市,正一點點從喧囂模式,調整到靜音模式。從網友們曬出的照片中,可見道路空曠,地鐵冷清,商戶們大多歇業,平日里喧囂擁堵的城市,一下變得空寂清靜,這些大城市似乎進入了短暫的休眠期。 路上行人少了,地鐵空了,公交車有座位了,路也不堵了。流傳已久的關于北京春節“空城”的網絡段子,描述了留守北京的人們,對這種變化的欣喜之情——“我開車走二環,去雙井,去國貿,去四惠,去復興門,去西單,去哪兒都10分鐘,我三環來回開,我天天兒早八點坐地鐵,一人占三個座……”雖充滿調侃之情,仍可以看出人們對一線城市人口過分飽和,大城市病加劇,讓身處其中的居民生活質量降低帶來的不滿。 每年春節時,一線城市紛紛上演的“空城計”,更像是一年一度的啟示錄。 以北京為例,據2013年的統計數據,預計節前離京人數有望達900多萬,相當于官方統計北京2000多萬的常住人口近一半。這意味著,北京春節期間,現有的城市資源,將由留守的一半人口分享,這自然意味著更為寬敞的道路、更為舒適的公共交通。而再看看平時的統計數據,按照目前北京市執行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北京市2020年適宜人口規模為1800萬人,而截至2013年末,北京常住人口已經達到2114.8萬人。這意味著北京提前7年已經達到了未來的環境資源承載極限。 除掉春節過年的7天,一線城市人口過快增長,環境污染、交通擁堵、資源緊張等各種“城市病”似乎始終是擺脫不了的頑疾。人們搶著、擠著進入一線城市,背后的根源還在于城市資源配置上的巨大差異。一線城市鑒于優勢城市的地位,“近水樓臺先得月”地獲得了許多國家政策層面上的支持。 一線城市春節期間不斷上演的“空城計”,則讓人們意識到,雖然鑒于優質資源的吸引,中心城市流失人才現象嚴重,但故土難舍的情結,會讓人們在不需要就業、入學等硬性條件配套的時候,鋼筋水凝土的都市森林會讓人毅然決然地用腳投票,選擇回到故鄉,去過一個有人情味、有鄉土氣息的、記憶中的春節。 這不禁讓人暢想,如果每一座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魅力,都有足以吸納人才的吸引力,城市間的發展日漸均衡,而不是一線城市幾家獨大,是否意味著人們的鄉愁,不必非得留到春節時才有時間緬懷,留到搶春運火車票時才有時間紀念?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在講話中提到,“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合理調節各類城市人口規模,提高中小城市對人口的吸引能力,始終節約用地,保護生態環境;城鎮化要發展,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也要發展,同步發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而要想讓一線城市不再上演春節“空城計”,每年春運不再變成全人類最大規模的遷徙,這背后離不開對于中小城市的建設,給每座城市賦予平等獲取資源的機會,讓人口流動更為合理,那更多人就不必每逢春節懷鄉愁了。 新華每日電訊 劉晶瑤 |
相關閱讀:
- [ 01-22]人均可支配56389元是否高收入
- [ 01-21]基尼系數10年最低 專家估今年一線城市房價漲10%
- [ 01-20]上月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環比漲幅收窄
- [ 01-19]70大中城市房價僅1個同比下降 多數未完成調控目標
- [ 01-08]一線城市房價或較快增長 部分二三線城市或下跌
- [ 01-06]多地房價調控目標難實現 問責制遭遇軟執行
- [ 01-02]全國百城房價連漲19月 不同城市房價漲跌分化加劇
- [ 12-30]房價與地價你追我趕 一線城市調控目標難完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