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大東鞋業的一場大火奪走了16條生命,由此引發的地方政府整治行動在節前就已展開。整治行動在節后依然延續,但被整治的鞋企業主開始反彈。2月17日,數千中小鞋企業主聚集,抗議有關部門強制關停鞋廠:“做了幾十年,現在因為一場大火,突然就大批量關停我們的企業,也沒給出一條安置的出路,以后我們怎么辦?”有專家指出,因為安全整治而強制關停本小利薄的鞋企,給人因噎廢食之感。(2月20日《21世紀經濟報道》) 事故之后,“整改”素來是例行動作。溫嶺的故事,與過往舊例并無二致。只不過,因其力度之大、牽涉之廣,終究引發了當事人的強烈反彈。以“生計無著”之名,眾多企業主情緒激動地宣泄著不滿,其間更夾雜著一種復雜的失落和迷茫。何以至此?何去何從?如果說那場忽然的大火是飛來橫禍,那么由此招致的一攬子“關停封拆”,又何嘗不是殃及池魚的無妄之災呢。 職能部門雷厲風行的整治,無疑理由充分且正義凜然。面對質疑,它們需要用高效有力的行動,來平復四面涌來的輿論壓力——預防短期內悲劇重演,也是為避免將自身置于徹底的被動局面內……一場代價沉重的火災,將溫嶺制鞋業混亂的行業生態,以及隱患重重的安全境況暴露于世人面前。在此背景下,當地監管者變得更加謹小慎微,乃至陷入一種“寧可誤關,不可放過”的偏執狀態中。于是乎,一片鞋企應聲而倒,可謂無出所料。 有意思的是,監管部門與制鞋企業間,那種隨時變化的微妙關系。過去相當一段時間內,監管者基于產業發展的考量,一直默許甚至縱容那些“違規”的生產行為。也正是得益于此種寬松的環境,溫嶺的鞋廠方才如野草般瘋長;但時過境遷,一次意外改變了一切。如今,曾經無比寬容的監管者,搖身一變變得不近人情、無比嚴苛?;蛟S自始至終,所謂“監管”,也不過是審時度勢的“隨行就市”而已,沒有穩定尺度只有見機行事? 執法者沒有篤定而獨立的標準,必然導致“執法對象”無所適從。一個顯而易見的邏輯是,倘若不達標的工廠理應被關閉,試問當初放任其滋生的管理機構是否也應被追責呢?然而現實是,違章的制鞋廠被疾風暴雨般關門停業,而那些前后矛盾、態度游移的監管者,仍舊心安理得如從前一般模樣。由此,也就難怪鞋廠企業主怒火中燒了。 行政執法,既要堅持唯一的尺度,給人以穩定的預期;同時,也應盡量周全行政相對人的訴求。具體到溫嶺事件,監管部門除了將鞋廠一關了之,顯然還有著別的義務。比如,提供更多的專業引導,幫助企業主們獲得合法資質、排除安全隱患、改造違章建筑等等。當然更高的層面內,則當引導分散的產業布局聚合升級,以規模效應消解作坊模式的固有頑疾。只是需要厘清,該過程始終還得依靠市場調節和資本引導,而非祭出行政強力強制實現。 |
相關閱讀:
- [ 02-11]給行政執法權套上“金箍”
- [ 02-10]行政執法,“手電筒”先要照自己
- [ 02-10]行政執法須戴更多緊箍咒
- [ 01-01]三沙市首次舉行海上綜合行政執法應急演練
- [ 01-01]豫紀委蹲點高速查帶土特產公車 專家:監察具行政執法權
- [ 11-28]規范行政執法,實現社會治理的內在協調
- [ 11-28]中國將清理行政執法人員 合同工臨時工全面調離
- [ 11-28]行政執法嚴格實行持證上崗 合同工臨時工將調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