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污水公司和兩個開發商共4個項目在申請竣工環保驗收時,市環保局明確回應“不同意”。該回復文件還被掛在廣州環保局官方網站上。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這類信息屬于首次公開。 近年來,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信息公開力度越來越大,這既是為了回應老百姓日益提高的環保意識,也是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必然之舉。因此,廣州市環保局首次主動公開環保驗收不過關的項目,值得稱贊。 在現代社會,公眾對于環境質量有很高的期待,但必須承認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苛責所有行業都不制造污染是不現實的。然而,制造污染雖不可避免,處理污染使之減少對人類生活、身體健康的影響卻是可以實現的,這便凸顯了環境評價報告、環保竣工驗收等監管環節的重要性。 而由于環保問題的專業性,普通市民又難以監督環境保護措施是否落到實處。在這種情況下,環保部門成為維護公眾利益最重要的把關者,此次廣州大大方方公布驗收不合格的項目名單,一方面杜絕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滿足了公眾的知情權,另一方面也是履行自身職責,捍衛公眾利益的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榜上有名”的項目值得關注,其中不僅涉及房地產企業這樣財大氣粗的公司,也涉及了其他政府部門的下屬事業單位。以往在環保局開出的“環境罰單”中,針對私人企業的比較常見,但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則相對比較少。這一次對自己的“兄弟部門”,環保局也沒有留下情面,該為這種“鐵面無私”點贊。環保工作要做好,正需要這種不怕得罪人的勇氣,對待不同建設主體的項目都一視同仁,才能彰顯環境執法的嚴肅性。 在為信息公開又一次實現突破叫好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信息公開只是第一步而已。督促驗收不合格的項目將環境影響減低至達標程度,乃至在后續施工、運營過程中實現動態監管,論技術難度以及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遠比把好環保驗收關更難得多。但有句話叫“態度決定一切”,只要環保部門都拿出對待兄弟部門也能明確回應“不同意”的嚴肅態度,公眾有理由相信邁開了這一步之后,后續的步伐也將跟上得越來越快。 |
相關閱讀:
- [ 04-16]環保局長戴不戴口罩都會挨罵
- [ 03-17]“首張霧霾罰單”開出后的公共期待
- [ 02-26]狀告環保局吹響全民“抗霾”的號角
- [ 02-26]“狀告環保局”能否換來一片藍天?
- [ 02-26]狀告環保局實為民眾發出的警告
- [ 01-27]不要把公務員當成一個集合概念
- [ 01-26]一次“扳倒”8個環保局長的警示
- [ 01-24]治污法規硬還得執行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