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洪湖有一座面積為3000多平方米的建筑,是由國家文物局和洪湖市政府共同出資千萬余元建設的洪湖新博物館。該館動工興建6年至今還是毛坯房的原因,是當地原計劃后續投資由舊館出讓后籌得,但舊館遲遲未能變現,導致布展資金一時沒有著落。隨著時間的推移,物價上漲,布展缺口已過千萬。(5月18日中國廣播網) 洪湖市有關部門居然在舊博物館沒有被賣出,在資金沒有完全保障的情況下,就動工建新博物館導致資金鏈斷裂,貽笑天下。更令人不解的是,建新博物館是洪湖市2008年政府要辦的十大實事之一,把這種實事辦成了“半拉子工程”,不知當地政府是如何向老百姓交代的?當初的承諾是如何踐諾的?盲目決策造成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的浪費,為什么主要決策者能夠“拍屁股走人”?如此追問,容易讓人想到法國皇帝路易十五奉行的人生哲理:“在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笨杀暮沃故侨嗣袢罕姷钠谂?? 俗話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博物館6年還是毛坯房,這怎么能造福一方?既然不能造福一方,理應有人對盲目決策負責,而今沒有人負責,這不能說與現行的領導干部考核機制沒有關系。試想,地方官員是否有政績,如果不是由上級領導說了算,而是由當地老百姓說了算,或許這類領導干部不會盲目地追求短期政績,隨意上項目,導致“民心工程”變成“傷心工程”,勞民傷財,貽害無窮。地方官員在任期內片面追求短期政績已經成了一種官場常態。江西景德鎮投資3億多元計劃5年建成的城市防洪大堤,10年之后資金花去七成,工程量卻未完成一半;海口市一棟設計標準為五星級、高23層的海景酒店于2003年開工建設到2011年都沒完工。這些巨額投資換來的是虧損的無底洞。 究其根源,關鍵是“官員周期效應”在作怪。時下,縣市級官員的任職一般是三年左右為一周期,而地方經濟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三年時間太短,難以彰顯大型工程的政績效應。而官員為了出政績好升遷,習慣于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政績,制造能吸引人的“眼球經濟”,以博得上級領導喜悅。其背后暴露出了官員不良的政治動機,折射出現行官員政績考核體制的弊端。只有改革現行官員的政績考核機制,增添老百姓考核元素,才有可能杜絕“半拉子工程”,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兌現。 |
相關閱讀:
- [ 05-19]讓博物館與公眾親密對話
- [ 05-15]“博物館”辦公樓展示“官場豪樓建設丑態”
- [ 04-10]民辦博物館別成“博假館”
- [ 04-10]政府監管民辦博物館宜松緊適度
- [ 08-29]自然博物館不預約就不免費?
- [ 07-16]掀開“奇葩博物館”的第二季
- [ 07-16]贗品博物館博丑為“山寨”敲響喪鐘
- [ 07-16]“奇葩博物館”的榮譽招牌 更該追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