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許國,何事不敢為”。我們正處于一個偉大的時代,也為包括“海歸”在內的各類人才開辟了創新創業、大有作為的廣闊空間。】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日前發布的《2013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3年末,我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144.5萬人,其中僅2013年回國的就達35.4萬人,比上年增長29.5%。與當年風起云涌的留學潮相呼應,在海外人才中正掀起新一輪大規模歸國熱。 猶記得,十幾年前在國外,留學生見面,多半會相互詢問“啥時候畢業”“打算在哪個城市扎根”“買房了沒有”……如果回答“要回國發展了”,對方驚奇之余,多半會猜想“你大概在國外混不下去了”。而現在,留學生之間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準備什么時候回國呀?”這樣的反差,真實反映出留學人員正呈現出加速回國的態勢。 2008年底施行的“千人計劃”,堪稱標志性符號。當國際金融危機呼嘯而至,也讓眾多留學人員頓生寒意時,中央審時度勢、搶抓機遇,適時推出這項旨在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的重大戰略決策。僅用5年多時間,“千人計劃”就已從海外分十批引入4180余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數量、質量大大超出預期。在“千人計劃”的引領下,各具特色的地方引才計劃也紛紛出臺。這些“地方隊”與眾多“國字號”一道,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相互銜接的引才格局,帶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外人才回國潮。 有數據統計,2008年至今,留學回國人數達76.32萬,年均增長在30%以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3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直率判斷,“龐大的海外留學生群體已經成為中國創新的主力軍”。甚至有專家預測,未來5年,中國將迎來回國人數比出國人數多的歷史拐點,中國將從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國,轉變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國。 為什么留學人員近年來加速回流?究其原因,有矢志報國之心驅動因素,有經濟發展向好吸引因素,也有中國特色的人才制度優勢提供的強大動力。以“千人計劃”為例,從專設“人才簽證”、發放人才“綠卡”,到醫療、保險、住房、稅收等方面給予一定照顧,再到創新創業給予系統支持……從一定意義上說,“千人計劃”的深度推進,早已超越了一個人才專項計劃本身,更探索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開發利用國際人才資源的新路子。也正因如此,它才能在如此短的周期內交出“出人才、出成果、出機制”的驕人業績。 隨著人才國際競爭優勢逐步呈現,中國的人才制度優勢亦初步顯現。我們在自豪的同時,依然需要保持清醒頭腦和冷靜視線。環視全球,“人才戰爭”硝煙漸起,許多發達國家通過改革移民政策,加大人才吸引或留置力度,而一些發展中國家也不甘示弱,紛紛加入全球人才競爭行列。同時,不能不看到,我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學和工程領域滯留率平均達87%。這些信息都從另一個側面提醒我們,當前國際人才競爭正越發激烈,必須以更加靈活的政策和機制積極參與競爭。 “以身許國,何事不敢為”。我們正處于一個偉大的時代,也為包括“海歸”在內的各類人才開辟了創新創業、大有作為的廣闊空間。只要我們繼續下氣力突破體制壁壘、破解制度難題,進一步發揮人才制度優勢、釋放人才制度活力,就一定能夠凝聚起更多更強的中國力量。 |
相關閱讀:
- [ 06-03]申請中國“綠卡”到底有多難
- [ 03-25]居住證改革關鍵在剝離不公待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