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節三天假期,武漢市民王小姐早就計劃好,和家人到長陽游玩一下。“好不容易遇到假期,過節都是其次,重要的是家人聚在一起休息。”王小姐說。和王小姐一樣,眾多“80后”“90后”對端午節的關注焦點大都集中在兩點:吃什么樣的粽子和假期去哪里玩。作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形成了多種民俗, 如佩香囊,門戶懸艾、菖蒲,掛雄黃袋,穿五毒衣、老虎肚兜,飲菖蒲、雄黃或朱砂酒,沐浴蘭湯,龍舟競渡、祭粽、食粽等。如今,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早已被人淡 忘,文化味也越來越淡,“吃”和“游”逐漸成為過節的唯一主題。(6月2日新華網) 當端午節在市民公眾的日程表里更多只剩下“吃什么”和“去哪兒玩”,這樣的端午節,究竟和其他普通的節假日還有何差別,傳統習俗是否日漸式微,端午文化又 會否消弭乃至淡忘。傳統節日究竟該怎么過才算足夠“厚重”,才對得起那“傳統”二字,甚至已不是端午節才有的糾結。每到傳統節日,“吃什么”和“去哪兒 玩”的輕松過法,總不難聽到類似的一聲嘆息。 不可否認,既是傳統節日,對于傳統的傳承與接續,當然是節日的重要主題。否則的話,假如傳統節日完全淪為平常假日,甚至只剩下“吃”和“玩”當道,傳統的 意義何在,文化傳承的斷檔,自然并非杞人憂天。從這個角度來看,當眾多“80后”“90后”對端午節的關注焦點大都集中在“吃什么樣的粽子和假期去哪里 玩”,盡管粽子是如假包換的端午傳統食品,也或多或少與端午民俗沾點邊,但窮得只剩下“吃”和“玩”的端午節,仍然被主流觀點視為對端午節博大精深的文化 內涵以及豐富傳統民俗的失敬與淡忘,也就并不意外。 的確,從佩香囊,懸艾草,飲菖蒲、點雄黃,到穿五毒衣、老虎肚兜,再到沐浴蘭湯,龍舟競渡,端午節的傳統與民俗,無疑有著豐富的內涵。既然如此,對于端午傳統的傳承,似乎不該只有“粽子飄香”和“出門旅游”。 不過,僅僅因為不少市民公眾選擇以“吃”和“游”的方式過端午,便認為傳統節日被過得太輕松草率,并糾結于端午節有了假日,卻沒能充分發揮傳承傳統的功 效,倒也未免讓端午節本身“難堪重負”。事實上,端午節固然是重要的傳統節日,但端午假日是否一定要每個人都去一本正經的去傳承端午習俗,非要每個家庭都 懸艾草,每個孩子都佩香囊,每個年輕人都去經歷一下“龍舟競渡”,才算是不忘傳統??峙乱步^非端午節的初衷。 恰恰相反,傳統節日與傳統習俗,其實從來都不帶有任何的強制性,而是人們自發自愿形成的,既然如此,傳統習俗的傳承,當然也只能充分尊重市民公眾的自愿, 一廂情愿的指導與安排,反倒是有違傳統民俗的本意??梢栽O想,假如不讓市民自由率性的“玩”,沐浴蘭湯,龍舟競渡,怎么可能成為端午的重要民俗?假如不讓 公眾追求“吃”,各種五花八門的粽子,恐怕也不會傳承至今。從這個意義上說,傳統節日究竟該怎么過,其實只有尊重市民公眾的自由選擇,才是真正意義上尊重 傳統。 可見,端午節固然是重要的傳統節日,但它首先是屬于市民公眾的假日,“吃”和“玩”成為節日的重要主題,自然也就無需大驚小怪。而有了更多自由時間和選擇 權的公眾,也才有了更好的傳承并發展傳統民俗的可能。而真要細細盤點,從粽子到龍舟,哪一項端午民俗不是“吃”出來和“玩”出來的呢? 基于此,傳統節日理應容得下人們率性的“吃”和開心的“玩”,也只有充分尊重了人們的權利和選擇,傳統節日才能過得更精彩。 |
相關閱讀:
- [ 06-03]吃原味粽子過“清廉端午”
- [ 06-03]挖掘內涵,讓端午節“活”在當下
- [ 05-30]讓兒童節和端午節相互成全
- [ 05-30]端午節:節日的內涵需要“層累疊加”
- [ 05-30]吃原味粽子過“清廉端午”
- [ 05-30]端午節:節日的內涵需要“層累疊加”
- [ 05-26]如何增加端午的文化味兒?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