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海珠區寶玉直小學4名教師在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幫助下,完成了一份白云山泉水水質的民間檢測報告,發現白云山泉水pH值與硫化物含量超標,屬于典型的受酸雨影響的地表水水質,甚至連舊版的國家飲用水標準都不符合。(7月7日《廣州日報》) “白云山泉有點酸”,為了健康起見還是不喝為好。翻翻以往的媒體報道,其實這一結論一點也不讓人感到意外。據報道,早在10年前,廣州就有一家醫院檢驗科的工作人員取白云山泉水進行檢驗分析,結果發現“礦泉水”中細菌含量嚴重超出了國家標準。 到白云山取水,不僅對身體健康無益,也是違反相關規定、不利環境保護之舉。2006年白云山景區就出臺相關條例,明令禁止取水,用于生產經營活動最高可罰1萬元,自用者若拒不改正,也可罰款20元到50元。而從環保角度來看,白云山泉水已超負荷“透支”,未禁止取水前每天取水量最高達60多噸,這種人為截流水脈的行為會破壞山體的生態平衡,直接危害山體植被的生長,將造成風景區水體資源干涸。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白云山取水都不可取。 然而,哪怕冒著被罰款的風險,至今來白云山取水的仍大有人在,不少取水者還自帶引流管、漏斗等工具,“誠意”十足,頗有專業范兒。要讓“禁水令”真正深入人心,從主觀上分析,首先還應從觀念上糾偏?!袄蠌V州”煲湯泡茶煮食,大多偏好用山泉水,認為其健康、口感好。先不談這一點是否有實證研究支持,今天的環境污染程度恐怕已非幾十年前可比,今天的泉水恐怕也不是當年的泉水了,要食用還真應謹慎一些,相信科學檢測的結論。 而從客觀上來看,有關部門除了勸止違規取水外,也可因勢利導,給真正對山泉水懷有感情的市民們一些指引。本次檢測后,有不少常去帽峰山取水的市民同求檢測,這應當給有關部門一些啟發。對于這些尚未禁止取水的熱門取水點,做好服務工作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一方面,檢測水質不能總是依靠民間人士,主管部門更應負起責來,為市民健康著想,主動發布水質情況。另一方面,不妨加強統籌規劃,將全城現有的合法取水點做個摸底,制成一張“泉水地圖”公之于眾,既給廣州增添了更多旅游資源,也能減輕白云山的壓力,還能讓市民喝到真正健康、安全的山泉水,如此多贏之舉,何樂而不為呢? |
相關閱讀:
- [ 05-09]農夫山泉“標準門”,監管部門該出手時請出手
- [ 05-08]農夫山泉之爭:監管部門不能圍觀
- [ 05-03]無視程序價值農夫山泉有點懸
- [ 04-18]標準不透明 “山泉”澄而不清
- [ 04-11]誰縱容了農夫山泉的“低標準”?
- [ 04-11]“水標”之爭,農夫山泉有點“怨”
- [ 04-11]農夫山泉,“標準”有點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