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尋親,本想借助網絡傳播的力量和好心人的幫助,得償心愿,沒想到卻遭遇眾網友吐槽,甚至譴責。親人還未找到,倒先引來非議,不但給尋親者橫添內疚傷痛,也出乎一般人意料。 網友認為,未盡為人父母養育義務狠心將孩子送走,待其長大成人再認回,這樣的尋親認親方式很自私。“真的愛她就不要打擾你們曾經放棄過的人安逸的生活。”網友的吐槽可謂出乎一種“正義”。可是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天下沒有多少父母愿意將親生子女拱手送人,無奈送養的背后,總有一份憋屈心痛。 正如博主解釋,是爺爺做主將三姐送養,“為此媽媽對爺爺怨恨至今,一句話不說”。可網友依舊不依不饒,“母親固然無辜,父親干什么去了?”沒有一點理解寬容之意。 圍觀但請勿擾,這是圍觀者應有的立場和姿態。他人微博尋親并非壞事,網友評論也很正常,但應建立在必要的理性和尊重基礎上,本應中立、客觀的評論變成一邊倒的譴責、聲討,充滿情緒化,而失去了應有的同情心和包容心,非但無助于尋親者尋親,還造成了言語上的滋擾。 圍觀但請勿擾,這是圍觀者應有的理性和涵養。當事雙方最終是否愿意相見相認,但由他們自己考量作主,旁觀者無需也無權干涉指摘。與其以吐槽和指摘的心態圍觀,不如多些理解、寬容和愛心,力所能及地幫助轉發微博信息,如果最終成人之美、天倫圓滿,也是功德一件。 |
相關閱讀:
- [ 07-09]對“校長駕到”不妨冷靜圍觀
- [ 06-23]不必驚詫于狗肉節的爭執與圍觀
- [ 06-11]圍觀高考作文請少些娛樂解構
- [ 06-09]圍觀高考作文少點自以為是
- [ 05-29]誰是圍觀“農民工被拉下車”的看客?
- [ 05-09]圍觀聲援應基于事實
- [ 04-29]每一個“不公”都在被圍觀
- [ 04-24]圍觀到底帶來什么“改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