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以往包括環保部門在內的有關方面環保執法不力、相關企業等隨意污染普遍等來說,原因并不僅是老環保法對環境污染的處罰措施不夠明確和嚴厲,甚至沒有政策,而是這些政策的執行不力 明年1月1日,新修訂的環保法將實施,新法確立的按日連續處罰等四項規定將“重拳”指向排污企業。近日,環保部將與新法相關的四項辦法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明確排污者因環境違法行為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但仍拒不改正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逐次實施按日連續處罰。四項新辦法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10月18日《北京晨報》)。 毫無疑問,對新修訂的環保法“按日連續處罰”罰則從處罰適用對象、處罰額度等方面進行明確細化,大大加重了違法污染的代價,是在進一步織密法律保護的籠子,對于此前環保執法不力的改進以及強化環保治理等都是利好。 問題是,就以往包括環保部門在內的有關方面環保執法不力、相關企業等隨意污染普遍等來說,原因并不僅是老環保法對環境污染的處罰措施不夠明確和嚴厲,甚至沒有政策,而是這些政策的執行不力,地方政府、環保部門等沒有真正落實相關規定的決心,和不折不扣采取具體行動的勇氣。 一方面,在嚴重的環境污染面前,一些地方環保部門執法為民意識不夠,無視污染事實、蔑視群眾健康權益,折射的就是地方環保部門等沒有落實環保政策的決心和勇氣以及具體的有效行動,典型的如河北“紅豆局長事件”。 另一方面,長期以來,由于與GDP深度掛鉤,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員政績觀畸形,置科學發展等要求于不顧,盲目追求經濟發展,導致很多地方重發展輕治污、先發展后治污、只發展不治污、對眼前污染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怠于監管,甚至反對監管或明或暗保護污染的局面還沒有有效好轉。地方政府在治理污染方面的第一責任人制度,在此碎了一地。 這時候,作為地方政府組成部門,即便地方環保部門有心管理企業污染,恐怕也只能是有心無力,淪為地方政府為污染企業開路燈幫兇,甚至還不得不為企業污染幫腔掩蓋。此前不久曝出的騰格里沙漠污染問題,無不是地方政績觀畸形、環保部門不同程度淪為污染幫兇的真實寫照。 也就是說,要想“按日連續處罰”的環保罰則能夠有力執行,強力治理企業等違法排污,就要在增強各級各地環保部環保執法為民意識,以及強力落實和提升地方政府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意識上下功夫。 首先,加強對地方領導官員執政、執法相關理念的教育,使其切實樹立科學發展觀,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要讓他們切實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擺正地方發展、環保、政績與百姓福祉的關系,真心支持環保工作,決不能陽奉陰違,明里支持暗里掣肘環保治理。 其次,研究科學的環境評價機制和官員政績考核機制。如引進環保評價群眾參與機制、第三方評價機制,讓官帽不僅與經濟GDP直接緊密掛鉤,更與環保綠色GDP直接掛鉤,并且要把綠色GDP置于前提位置,實行一票否決等,豎起沒有環境就沒有一切的理念和制度。 再次,出臺官員任期自然資源環保審計制度。官員任期內的離任審計,不但要看經濟等方面的成績,更要看任期內地方環境保護如何,如保護和建設環境有力和效果明顯的,可作為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據;相反,對于環境保護和建設不力的,則實行一票否決,不予提拔,甚至降級乃至法辦。 最后,加大對環境監管不力現象的問責、處理力度。在一些地方,對污染監管不力的現象時有發生。只有加大對相關部門的環境執法問責以及執法效率的問責力度,對違法排污行為監管不力的問題才能得到有效破解。 只有這些措施配套明確有力了,按日計罰的環保罰則才算有用武之地。否則,即便這一規則再詳細明確,也只能是停留在紙面上的紙老虎。 |
相關閱讀:
- [ 10-16]對生態損害終身追責不宜“過度依賴”
- [ 10-10]如何補齊環保執法的短板
- [ 09-24]新環保法亟須在重點難點上破題
- [ 09-16]環保一票否決不能成擺設
- [ 09-15]環保聯合執法乏力是政績觀作祟
- [ 09-10]落實新環保法,當棄“緩沖”思維
- [ 08-11]千官暢游驗水質難逃自說自話之嫌
- [ 08-07]環保主義者用什么說服世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