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是移動互聯網行業從業者義不容辭的責任。”2日下午,國家網信辦召開成立以來的首次移動互聯網業界代表座談會。來自中央新聞單位、中央新聞網站、新聞客戶端、微博客網站、即時通信工具企業、應用商店企業、移動搜索企業、政務類公眾賬號和微信公眾賬號等領域代表發言,為推動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建言獻策。 自2012年6月以來,手機已經超越PC端成為我國網民上網的第一終端。截至2014年6月底,我國的網民共有6.32億,而其中,手機網民達到5.27億。龐大的網民數量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也使得移動互聯網成為一個巨大的輿論場。很顯然,沒有良好的法治秩序,移動互聯網就不可能擁有鮮亮的未來;沒有相配套的法治構建,網民的合法權益就不可能得到有力而及時的保障。 本次座談會,除了凝聚依法管理移動互聯網的共識,更宣示了一種責任擔當,提出了依法治網的智力支持,以及標注清晰的發展方向,即如何才能確保移動互聯網良性發展,這在當下彌足珍貴。 據統計,目前互聯網上主要存在八大類非法行為,分別為:假冒公共機構、媒體發布信息;發布、傳播淫穢信息;發布暴恐信息;發布虛假廣告;發布謠言;發布破壞民族團結言論;誹謗他人;侵犯他人隱私。而具體到移動互聯網,權威消息顯示,移動應用爆炸式增長,在經濟利益等各種因素的驅使下,淫穢色情、隱私竊取、惡意扣費等違法違規應用充斥其中,破壞了市場的良性有序發展。這些毒瘤一日不割除,移動互聯網就一日難有健康發展,特別是越來越多的網民將受到更嚴重的傷害,一不小心就掉入陷阱。 正如業內人士所稱,“不論是任何形式的移動互聯網創業者,都應該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必須納入法治軌道,無論是打擦邊球還是以身試法,都注定行不通。”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據悉,年內會修訂出臺《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這將是近期內互聯網領域最新、最全、最重要的一個法律法規”。同時,網絡安全法、電子商務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等互聯網立法也在進一步研究醞釀中。互聯網立法進入快車道,對數以億計的網民來說,是個利好;而對那些野蠻生長的非法行為,卻是重重一擊。 有個比喻說得好,信息化如同修路。修路是為了跑車,跑車是為了裝東西,而且裝的必須是安全的、健康的東西,一環扣一環。我們不僅要把路修得越來越好,讓車跑得越來越快,還要確保車里人的安全、貨的安全。為此,網絡空間既要互聯互通,也要尊重主權;網絡空間既要加快發展,也要確保安全;網絡空間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網絡空間既要自主自立,也要開放合作。這一邏輯同樣適用于移動互聯網。“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們在享受移動互聯網便利的同時,如果將法治精神與互聯網精神相融合,將自由與秩序相平衡,必將實現更多理想。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