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劍興,原奉化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2008年4月,他因受賄罪被判有期徒刑八年,現在他已服刑6年,目前是社區服刑人員。和其他服刑人員不同,梁劍興喜歡鉆研醫學發明,服刑期間,有11項小發明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防霧霾防塵的一次性鼻內套,還開始批量生產準備投放市場。(11月20日 《現代金報》) 當今時代,官員有發明專利并不奇怪。借著專利“沽名釣利”更是大有人在。比如,原天津市公安局長武長順,發明及領銜發明了35項專利,其中34項都與警務工作相關獲利驚人。當然和武長順、王立軍不同,梁劍興搞發明創造,一是為了消磨時間。據報道,養尊處優慣了的梁劍興,開始并不適應獄中的生活,搞發明可以很好的殺死時間。二是為了回饋社會。當適應獄中生活后,梁劍興搞發明的目的就成了“出去后盡快融入社會,做一份自己應做的事情。” 應承認,不論是消磨時間也好,回饋社會也罷。這種發明都值得點贊。也在給社會創造實打實的效益。以防霧霾防塵的一次性鼻內套為例,在治霾來了等風吹的當下,必定會成為群眾的防霾利器。滴眼藥水輔助器,更將成為低頭族的最愛。憑借著發明創造,被減刑、被假釋是一個正能量的故事,也是貪官最好的自我救贖。 當然,也有人會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誠然,倘若梁劍興早把心思與精力放在工作中,而不是吃拿卡要上,那么憑著這份才智,必定成為一名技術型官員。但問題是,有后悔藥可吃么?梁劍興已為自己的貪污行為付出代價,一味的哀其不爭,其實也是一種言語暴力,更在無形中阻斷其回歸社會的路。因此,與其糾結于才智的浪費,不如鼓勵服刑官員用學以致用的方式回歸社會。 奉化市司法局表示:“像梁劍興這樣,犯了錯誤,還能勇敢走向社會的,我們非常鼓勵,同時也愿意盡可能地幫助他們,走出人生低谷。”無疑,梁劍興趕上了一個好的時代,不用向褚時健那樣艱難的回歸主流社會。但無須諱言,在目前的輿論環境中,戴著有色眼鏡看貪官回歸的現象也不鮮見。用“學以致用”完成自我救贖,可能只是開了一扇窗,如何讓官員在這條路上走好,更考驗社會的耐心與社區服刑制度的溫度。 |
相關閱讀:
- [ 10-08]斑馬線裝鐵閘 實為無奈的發明
- [ 08-28]王立軍的海量專利不是“發明”
- [ 08-20]彈窗廣告之錯不在發明人
- [ 08-11]警惕有種腐敗叫做“發明專利”
- [ 08-11]“發明家官員”武長順發明了什么
- [ 11-14]城管“扔人執法”是一種惡劣發明
- [ 10-31]小發明躋身大展覽意義深遠
- [ 03-16]發明新詞是為逃避責任找借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