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家電補貼、生豬補貼、柴油補貼等多項國家補貼涉及生產生活的多方面。然而原本是對重點扶持領域的傾斜政策,卻成為部分地方官員眼中的“唐僧肉”,“荒唐”套取國家補貼手段層出不窮。河南襄城縣一名官員丁某,利用自己縣愛衛辦主任的職務之便,在農村改廁項目中虛報改廁數目,貪占國家補貼8萬余元用于個人消費,日前一審以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 (1月13日《北京青年報》) 不是新聞曝光出來,還真不知道我們的生產生活中還有這么多補貼。尤其是在農村,生豬、良種、大棚、農藥、沼氣池、危房改造,還有上述案例中的改廁項目等,多達十余種。有哪些補貼種類、申請條件、額度是多少,如果僅僅是從中央轉發各省市時的政策公開,作為信息接收最末端的農村,一般很難清晰地知曉。無怪乎,很多人驚呼,國家真的有這么多補貼嗎?一些補貼怎么從來就沒有聽說過。 “上面政策好,下面落實難”,正是因為國家的各種補貼政策在中間傳達的過程中不詳細公開,所以才導致不少地方對一些惠農的好政策不知曉、看不懂、不會用。然而,面對中央下發的真金白銀,部分地方官員就動起了歪心思,對補貼政策不愿意公開,或者故意宣傳不具體、不全面。如此過程中,以致不少強農惠農的補貼政策無法原原本本地落實到基層一線。即使有的補貼項目經過各級傳達,補貼款也像竹筍一樣被各部門層層剝離,到了農民手里已經所剩無幾。 另一方面,很多地方未按規定程序進行公示,尤其是村一級。例如,根據2009年12月財政部、農業部下發的關于《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管理辦法》,良種補貼資金發放實行村級公示制,公示的內容包括農戶良種補貼面積、補貼品種、補貼標準、補貼資金數額等,公示時間不少于七天。但在具體實施中,絕大部分村沒有實行公示,良種補貼面積的統計均由村干部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進行統計,并未逐戶核實,導致存在虛報、漏報的現象。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這是現代社會和現代政治的基本常識。因此,首先必須強化政策公開的制度性約束,建立和完善農民補貼的信息網,只有首先讓老百姓徹底了解有哪些補貼項目、金額是多少,才能對基層干部進行有效監督。其次,依紀依法嚴厲查處那些故意“封鎖”政策、欺騙農民、坑害農民的行為,確保政策的嚴肅性。 我們提倡建立“服務型政府”,它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行政和財政的公開透明,所以不管是中央財政還是地方財政的補貼,都必須明明白白地向公眾公開。當然在傳播的過程中,還需充分運用各種傳播方式,網絡、手機短信、報紙等。在偏遠山區可以通過發放宣傳冊將補貼政策落實到各家各戶。然后設立舉報電話、郵箱,如此,誰敢貪污截流就能一目了然,最終補貼款才可以真正發放到補貼對象的手中。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