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爆出的幾張照片令人咋舌:陜西漢中市環保局內,空氣監測設備被灑水車噴水。市民質疑,噴水影響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是弄虛作假。漢中市環保局對此回應稱,噴水是因工作人員認為監測設備上有灰塵,進行了沖洗。(1月20日《華商報》) 這一次市民的懷疑,也并非無中生有。從2015年開始,漢中市由過去主要監測空氣污染指數,改為監測空氣質量指數,并公布PM10和PM2.5等6項監測數據。而本月以來,漢中城區連續多日空氣質量呈中度以上污染——當地面臨的環境壓力可想而知。這一背景下,看到空氣監測設備旁邊灑水車噴水,想必多數人都會產生懷疑,會不會在噴水降塵、影響真實監測數據? 現在空氣監測越來越成為一門“技術活”,圍繞空氣監測一直存在著各種“聰明做法”。有人可能會講,空氣監測具有專業性,本來就是技術活。這里的“技術活”是純粹就專業而言的,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技術活”,表現為自作聰明地操控結果。 空氣監測的準確性,受到多種條件制約。空氣監測點的設置,就是一門“技術”。不同區域的空氣狀況不同,空氣監測點是設在風景區還是鬧市區,位置的不同直接決定數據的不同。若監測點選址在學校、公園、醫院和水庫等地,而被批為“太綠”、“太生態”、“讓空氣質量被好轉”。監測點太少,而且有意把監測點設在一些環境狀況相對較好的區域,那么得出來的數據就不具有代表性。 所有城市都應該考慮空氣監測點的合理性和代表性問題。如果對個別監測點實施特殊的保護,甚至用一些“擺不上桌面”的手段,人為操縱監測點的小環境,那么得到的數據雖然好看,卻不是真實空氣狀況反映。 漢中給監測儀噴水,輿論何以一片驚詫?原因正在于,市民擔心這是一門“技術活”,會影響真實數據。空氣監測是一門技術活,但卻應該防止成為這樣一門“技術活”。這個意義上,空氣監測更應該是一門良心活,更合理地設置監測點,設置更多監測點,讓關乎普通人呼吸命運的空氣質量得到本真的反映。 |
相關閱讀:
- [ 02-27]空氣監測民間大有可為
- [ 12-09]不妨要求工地安裝空氣監測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