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動物保護組織“世界動物園和水族館聯合會(WAZA)”發表聲明,譴責湖南衛視動物明星真人秀節目《奇妙的朋友》,并呼吁類似節目立即停播。一天之后,該節目制片人嚴典雅回應稱“節目的每一個設置都沒有違反關于動物的法律法規,也沒有違背動物的生活習慣”。不過,回應并沒有平復此前的爭議。(3月22日《北京青年報》) 你給他講道德,他給你講法律,《奇妙的朋友》在爭議中反倒日益躥紅。從節目的設計上看,將“人與人”的真人秀,改變為“人與動物”,確實具有極強的眼球效應,也滿足了觀眾獵奇的心態,想不紅都有點難。雖然國家林業局在1月9日發出緊急通知,其中明確要求“嚴禁游客與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近距離接觸”,并@奇妙的朋友官微。不過這也僅是一種道義上的呼吁,卻不具有法律的強制性。正是有了“不違法”的底氣,才使得《奇妙的朋友》在爭議中一路向前。 對于動物保護組織來說,他們的舉動當然不是吹毛求疵,而往往有著事實依據。比如果殼網一篇文章里介紹,1980年代臺灣一檔節目找來一只紅毛猩猩幼兒當嘉賓,引發追捧而造成走私和寵養,結果卻造成1000只猩猩死掉。不考慮到節目帶來的負面效應,那么也可能成為一些動物噩夢的開始。 正如動物保護組織相關人員所言,“不違法”不代表你做得一定對,“沒有違背動物的生活習慣”也需要更權威的專家給出定論。一方面需要電視臺應有動物保護的自覺與意識,主動進行可行性的認證,召集相關動物保護組織專家進行綜合評估;另一方面則要求電視節目審查單位,在審批之前應當增設相應的評估程序,以實現對動物實質性保護,也才能從根本上防止爭議的產生。 當然,最重要之處,還在于整個社會的動物保護理念應當實現升級,從更為人性化的角度去保護動物,并發揮“用腳投票”的力量,用社會共治為動物保護打下堅實的基礎。 |
相關閱讀:
- [ 03-23]動物綜藝爭議 “小眾”權利走入熱議
- [ 03-05]從《狼圖騰》看人與動物的共振互通
- [ 01-30]動物公益也需要公開透明
- [ 11-24]“獵殺式顯擺”才是動物之殤
- [ 10-21]傷人事故頻發“動物兇猛”誰之過?
- [ 10-10]善待動物,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 [ 09-30]但凡有利于動物福利的做法就是對的
- [ 09-17]蟾蜍受保護,“幸福”的動物總是相似的?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