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吸取重慶新醫改“夭折”的教訓 重慶市衛計委、市物價局喊停實施了7天的醫療調價。其表示,于4月1日起調整信息系統,盡快恢復調整前醫療服務項目收費結算系統。4月2日至18日,各醫療機構退還新舊版本差價中患者多支付的費用;對調減項目少收的費用,由醫院記賬處理。 重慶新醫改實施僅7天就“夭折”,其間發生過尿毒癥患者因透析費用飆升,而上街表達不滿情緒的事件,一度引發民眾聚集圍觀,致使事件擴散開,網友對醫改方案議論紛紛。由于重慶是全國新醫改試點城市,其改革方案的走向及結果,對其他城市來講將起到參考作用,也會影響到全國民眾的切身利益,不能不慎重對待。 顯然,重慶市緊急叫停新醫改,恢復舊版醫療收費系統,并退回患者多支付費用,乃是正確的做法。畢竟新醫改遭遇患者強烈不滿,公眾質疑之聲過大,需要先停下來,檢討與反思新醫改方案的不足之處。而從重慶市物價局、市衛計委公布相關醫療調價內容,到3月25日正式實施,只用了一周時間。而從正式實施到昨日喊停調價,也只用了一周時間。 可見,重慶新醫改政策的出臺過于倉促,前期的調研工作沒做到位,缺乏足夠的公示時間,對民意的反饋沒有認真聽取,以致新醫改難以獲得市民的廣泛認可,甚至出現部分患者治療費用大幅飆升的情況。而緊急叫停的做法,乃是亡羊補牢,在社會負面影響已經出現,且波及到更多人的情況下,被迫采取的行為,從時間反應上,還不夠及時果斷,對尿毒癥患者的街頭訴求,也沒有做好安撫工作,亦需要予以批評。 如果從醫改方向來看,重慶新醫改的路線并未偏離軌道,乃是遵照提高診斷治療服務費用,降低醫用設備檢查和檢驗類醫療服務項目費用,以改變重檢查而輕治療的問題,體現醫護人員的專業價值,讓醫護人員可以憑借自身技能賺錢,不再依賴于開大藥方、大檢查,從而擺脫“以藥養醫”的痼疾。可是,在具體細節里面,卻忽視了改革之后,部分疾病診斷治療費用漲幅過大,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引起市民的強烈反彈,這是導致新醫改“夭折”的主因。 可見,需要吸取重慶新醫改“夭折”的教訓,對醫改方案重新梳理,剔除掉不合理的內容,綜合評測相關疾病的檢查治療費用,避免加重患者的醫療負擔。醫改要以人為本,既要提高醫護人員的職業尊嚴,引導他們走專業技術賺錢的道路,又要保障患者的利益,平衡診斷治療與檢查項目,不可過度傾斜某一方面。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