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登報檢討”算哪門子懲罰
2015-05-25 08:17:3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由于所負責的工作推進不力,濮陽市7名干部近日通過報紙向全市人民作出公開檢討。(5月24日《京華時報》) 對工作不力的官員采取“示眾式”的登報檢討舉措,初衷是為了讓這些官員產生羞辱感,從而倒逼他們盡心盡力去完成好本職工作,杜絕工作“等靠望”等現象,同時也起到“殺一儆百”的效果。但官員登報檢討又屬于哪門子處分呢?即使查遍黨紀條規、國法律例,也找不到此項規定,這就難免讓民眾對于官員“登報檢討”有些云里來霧里去了。 再來看看此次“登報檢討”官員所犯之事,“城區河道截污治污是一項民生工程、市定重點項目,社會關注度高。今年以來,項目進展緩慢……”,很顯然,此次濮陽市被要求檢討官員所影響的都是一些關系濮陽經濟社會發展和市民生活帶來較大影響的工程項目。這些項目的推進是否真的由一家說了算,或者說責任是否一個部門所能承擔?再說了,工程項目推進,其實百姓并不一定能夠感知,而惠及民生民計的政策是否落實到位,百姓卻最有發言權,例如民眾到政府部門辦事存在的“門難進、臉難看、證難辦”等等問題,才是百姓最關心最希望能夠得到改善的問題。 讓官員登報檢討,表面上看可能會震懾一些干部,讓百姓拍手稱快,但實則與現代公權力應有的邊界感格格不入。法治國度,整頓官員作風應該是需要系統的合法約束機制,將官員身上存在的懶政之陋習清除出去,更要讓普通百姓擁有對官員的切實監督權。 不可否認的是,在如今部分地方政府的管理運作范式中,上級部門試圖抑制下級官員的權力或追責,常常會結合民間的呼聲和力量,通過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場合進行自我態度的高調展示,以獲得民意的支持。而濮陽市在懲治工作推進不力官員上,要求官員登報檢討的行為,無疑給了此種政府管理運作范式恰如其分的詮釋。為了博得所謂的民意“掌聲”而隨意采用“登報檢討”的方式,落入了“處罰簡單化、絕對化”的誤區,不但不利于提高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也有可能使一些好干部被 “誤傷”。 無論如何,因工作推進不力而要求官員“登報檢討”是不可取的,切實加強民眾的監督力量才是刻不容緩的路徑。政府可以任性,百姓又能否監督政府呢?其實,百姓更愿意看到的是由于工作推進不力,官員愧疚之情油然而生,皆因無處不在的民眾監督,官員時時刻刻都在留意著自身的工作作風和能力提升。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