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則“80后女副局長辭職找工作”的新聞引起輿論廣泛關注,年輕公務員辭職,再度引起媒體聚焦。 據媒體報道,80后小黃自2010年碩士畢業后,通過公開招聘考上某縣人社局副局長一職。如今任滿5年,她卻來了個任性的“轉身”,辭去公務員職務,自己上街找工作。對此,有人惋惜,抱著這么大一個“鐵飯碗”不要,干嗎要另尋工作?也有人質疑,國家辛苦培養了5年,這樣一走了之,豈不辜負? 辭職另找工作,本是一件很尋常的事。從個人職業選擇的角度看,公務員也好,其他工作也罷,最基本的條件首先是得滿足從業者生存發展的需要。在這個邏輯上,公務員與廚師、理發師一樣,本質屬性都是職業。因而,不論出于何種動機,公務員辭職與企業員工辭職并無本質上的區別,畢竟,公務員只是千千萬萬個職業中的一種選擇。 但從社會與公眾的角度來觀察,公務員又不同于其他職業。公務員是公職,手中握有公權力,為公眾服務,其工作性質就決定了這個群體必須持有公心、更講奉獻,甚至某種程度上,要更少考慮個人得失。可以這樣說,在你選擇當公務員之前,首先得有心理準備;作出職業選擇之后,更要練就定力,得受得住外界的誘惑。 隨著公務員制度改革推進及就業創業環境的優化,年輕人的職業選擇更加多元,人們對于公務員的認識也在經歷一個“祛魅化”的過程。當公務員頭上不再頂著“收入穩定、工作清閑、福利待遇好”的光環,年輕人考量這一職業時,似乎更應該放平心態,更深切地認識到公務員這一職業上所蘊含的社會責任,如此方能無悔于自己的選擇。 在公務員“祛魅”的進程中,應該對之一個“復魅”的過程。即通過自我革命,打破社會對公務員的負面想象,重新建立公務員職業的社會榮譽感。為公眾服務的人,理應獲得社會贊譽,這也是公務員這個職業最核心的吸引力,同時,它吸引的將是真正對公共事務心懷熱情的人。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