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率先探索開辦“民辦公營”醫院。14日,暨南大學附屬穗華口腔醫院正式掛牌營業。目前已有28名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口腔科專家在此注冊行醫,他們與原醫院的關系則變成了“多點執業”。此舉讓群眾在享受民營醫院的環境、服務的同時,也享受到了公立醫院專家的好技術。 穗華口腔醫院作為“民辦公營”第一個吃螃蟹者,在醫院的混合所有制中走出第一步。早在2009年國務院出臺的“醫改”意見中就明確提出,“積極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參與包括國有企業所辦醫院在內的部分公立醫院改制重組……適度降低公立醫療機構比重,形成公立醫院與非公立醫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 民間資本進入這個行業的年頭也不短了,但形式一直比較單調,主要以“民辦民營”——民間投資、自成一體、自辦經營為主,“民辦公營”形式受制于現行醫療體制而未見破冰。 “民辦公營”所能達到的理想狀態是:公立醫院通過輸出品牌、技術、管理與社會資本合作,實現社會資本向醫療領域縱向挺進、深度融合,讓公立醫院的品牌、技術、管理等無形、有形價值得到了拓展、延伸、溢價,雙方獲利的同時也催生正外部性——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緩解大公立醫院壓力和群眾看病難問題,也就是社會效益增進。據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黃力介紹,在公立醫院1名口腔醫生很可能配不到1名助手,但在穗華口腔醫院,口腔醫生、助手和護理人員將共同服務一個病人,也就是由原來的兩只手服務1名患者,變成6只手服務1名患者。 讓“螃蟹”成為“鯰魚”——引進更多社會資本,促進醫療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加深入,尚需且行且探索。“民辦公營”對民營資本來說,可謂求之不得,從公立醫院挖人,一解多年民營醫院人才與技術之困,柳暗花明之后便是一馬平川了。對“公”——公立醫院、公眾來說,問題顯然要復雜一些。“民辦公營”有利于盤活存量、激勵增量,增加市場供給,這是正面效用。 但是,另一面,公立醫院人才到民營醫院“多點執業”(甚至于,醫生直接在民營醫院注冊,與原醫院倒成了“多點執業”),對公立醫院來說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需要追問的第一個點是:人才與技術的流失,對公立醫院“保基本”的未來定位有沒有負面影響?萬一公立醫院出現“空殼化”現象(即使不是全面的,也可能在某些科室、某些醫院出現),一些患者只得轉到民辦醫院求診,結果比以前更好嗎?第二點是:如果“民辦公營”醫院的逐利行為直接導致公眾醫療費用增加(就算與醫保合作,也可能增加自付部分),這種改革的能否得到社會認可?公辦與民營、私利與公益、效率與公平……這些都需要小心求證。 公立醫院與民營醫療機構的角色定位是有區別的:公立醫院承擔托底功能,為公眾提供基本醫療服務,而民營醫療機構更多面向特定人群、提供特色服務,醫療改革要堅守各自底線,防止錯位與越位。 (連海平) |
相關閱讀:
- [ 06-09]醫患信任缺失,打砸醫院不止
- [ 06-05]“全球最大醫院”該減肥瘦身了
- [ 06-04]超級醫院當警惕“虛胖”
- [ 06-04]醫院“做大”對患者不是好消息
- [ 06-03]“全球最大醫院”應成為醫改調研對象
- [ 06-03]“全球最大醫院”如何體現公益性?
- [ 06-03]“世界最大醫院”暴露醫療改革之小
- [ 06-03]鄭州現“全球最大醫院”并非好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