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多是“主梁6處裂縫”的理由?
2015-07-08 15:57:1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在房價高企的今天,購買一套房產可能需要業主數年乃至數十年的積蓄。雖然從技術層面上講,有些房子出現某些建筑瑕疵很難避免,但本著對業主負責的態度,一旦房子出現有質量問題,有關方面就該采取補救措施,就該有人主動站出來為問題承擔相應的責任。可遺憾的是,囿于監管乏力,林先生所遭遇的房屋質量縱使是顯而易見,維起權來還是充滿著艱辛和無奈。根據報道,林先生還是稍微懂行的,要是根本不懂建筑工程知識的普通民眾,在嚴重信息、知識不對稱的語境下,面對建筑、監理等方面的巧言令色、百般推諉種種行為,維權之難可見一斑。 造就維權難的原因除了監管缺失,還包括相關機制的漏洞,客觀上可能讓監理方面成為建筑方的“利益同盟”,喪失了基本的中立性。這是因為我國目前實行的是政府備案驗收制,房屋質量驗收由開發商主導。開發商只需備齊相關文件,提交給政府,備案后即可向業主交房。這就可能導致原本是交房前的最后一個保障環節的驗房可能淪為建造方主導的“空架子”。在缺乏政府監管的語境下,一旦建造方跟監理方達成某些利益輸送,此類“貓給耗子當伴娘”的工程焉能不出問題。試問,林先生的房產質量問題那么多,是如何通過監理方驗收的?遭遇維權后,監理方緣何還能輕描淡寫地聲稱,工程大“不可能一點問題都沒”? 眼下,林先生房產的質量問題已然產生,除了媒體介入推進其陷入僵局的維權進程以外,有關部門應迅速雷霆問責,啟動責任倒查機制,并全力掃除其中可能存在的腐敗空間。更為關鍵的是,要將此類個案反思落實到制度建設上來,強化現有的房屋監管和驗收機制,暢通相關維權渠道,以倒逼我國房產質量整體水平提高。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