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縣原縣委書記邊飛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濫用職權一案日前在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判處邊飛死刑緩期兩年執行。邊飛曾任三個縣的縣委書記,干出過不俗的政績。邊飛在被查后懺悔,自己在縣委書記的位子上坐久了,感覺工作干得不錯,但一直沒有得到提拔,心態開始失衡,從第二任縣委書記開始,就只想著怎么多掙錢了。 去除“不能升官就撈錢”的為官哲學 盛翔 所謂“為官發財,應當兩道”,如果覺得當官不合算,完全可以辭職去經商,但千萬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財——這原本只是一個簡單的道理,但在現實中,某些官員卻有另外的解讀:要么升官,要么撈錢,既然不能升官那就只好撈錢。新聞中的邊飛連著干了三個縣的縣委書記,自認自己的政績不錯,卻一直得不到提拔,始終不能“當市領導”,于是退而求其次,開始大肆撈錢。不得不說,有他這種想法的基層官員,恐怕不在少數。 我注意到,很多網友對邊飛的選擇表示了理解。“邊飛在第一任上干的那么好,為什么不能得到提拔?考核機制是什么?到底誰得到了提拔,為什么?是不是因為邊飛那時基本沒收錢,所以沒錢往上送?”類似的網友言論還有很多,核心意思只有一個:提拔機制的不健全,讓干得好的不如送得多的,讓政績好的不如關系硬的。這種現象是否存在?當然存在。事實上,用人機制的“人治化”從來就是一個大問題,權力說了算的用人機制必須受到約束和規范。但是具體到個案,未受重用真的可以被解釋成貪腐理由嗎? 首先,人的欲求是不會輕易得到滿足的。就像有網友說的,“當了縣長又想當市長,當了市長又想當省長,有十萬想一百萬,有一百萬想一千萬。這樣的官你永遠都無法滿足他,成為貪官也是必然的。”其次,“不能升官就撈錢”的狡辯邏輯里,還有一個無法自圓其說的關鍵點:如果不能升官可以作為撈錢的理由,那么,假若如愿“當了市領導”,目的又能是為了什么?豈不是為了更多更好地撈錢?這就涉及那個根本性的問題,也就是:當官為了什么?能否正確面對權力,首先必須回答好這個問題。 誠然,選擇考公務員,在很多人首先是一個謀生的手段,與其他職業并無本質不同。但是,既然選擇了這個道路,就應該比別的職業更多一點理想基礎和責任意識。用古時的話語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白薯”,用現時的話語說,當官要做“為人民服務的公仆”。無論如何,“要么升官,要么撈錢”的為官哲學絕對不能縱容。凡是“以錢為念”的人,最好是選擇離開,到商業社會中去滿足欲求;同樣,凡是并非“立志做大事”而是“立志做大官”的,也最好選擇離開,否則難免走火入魔。 “不能升官就撈錢”的官員自述,之所以能被很多網友理解甚至肯定,充分說明這樣的為官哲學在基層仍然大有生存土壤,邊飛的個案因此絕非只是個案。當那些自覺仕途升遷無望的官員,開始“只想著怎么多掙錢”,可怕的不只是一個縣委書記也動輒貪腐上億的數字,而是一個地方因此失去的發展機遇,以及那里的人民因此失去的美好生活。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