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與蘇寧云商相互入股,共同宣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其涉及金額高達423億元。當塵埃落定之際,一時間眾說紛紜、撲朔迷離。 筆者認為,秉承虛擬商務的理念與實踐,阿里與蘇寧的“相逢一笑泯恩仇”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雖然難以預知具體的發生時間節點,但其必然發生卻是可以預判的。 所謂虛擬商務,依據成思危先生的定義,是指根據系統工程的原理,采用先進的管理技術和信息技術,把實體經濟的最初生產環節一直到最終的消費環節聯系起來,實現綜合集成、整體優化,達到提高實體經濟運行效果的目的。 從上述定義可以清晰地看到,虛擬商務并不虛,其主旨是將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用互聯網手段打通協同,線上反哺線下,從而完成虛實結合的閉環。其通俗的表述就是“互聯網+”,但提出的時間更早,內涵和底蘊也更為豐厚。 回到阿里、蘇寧的合作,蘇寧從實體出發,坐擁1600余家門店、680余個配送中心、30余萬名員工,同時近年來發力蘇寧易購,集團甚至改名蘇寧云商。然而歷經艱苦努力,互聯網轉型仍然路遠迢迢,迄今蘇寧易購僅占B2C市場的4.2%,與阿里系天貓的55.6%相去甚遠。 阿里從虛擬出發,淘寶、天貓B2C的巨量營收利潤已經成為集團支柱,然而高位再發展遭遇挑戰;在電商世界,遭到后起之秀的京東商城、唯品會、聚美優品等夾攻,在實體世界,則不斷受困于線下物流和服務能力,主推的O2O本地生活更是連續遭遇冷場;8月份201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阿里運營利潤為51.61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下降25%,股價應聲下跌6%,再創新低。 “阿里和蘇寧,一個從線上到線下,一個從線下走向線上,雙方都到了‘互聯網+’的十字路口。”蘇寧云商董事長張近東一語道出了雙方的心聲,線上線下的O2O融合是大家共同的愿景和趨勢。 前瞻思考阿里和蘇寧在相互持股之后的合作落地,筆者認為,依托虛擬商務的“綜合集成、整體優化”方法論,物流與線下服務的對接必然是首選,阿里在線上的龐大引流和交易量,適配蘇寧線下同樣龐大的倉儲、門店群和服務團隊,真正將天網、地網合二為一,將使得阿里的“菜鳥”網絡真正找到全國覆蓋、服務好且成本低的經營依托。 進一步展望未來,除了末端的零售與服務外,在更多的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的傾力參與下,阿里和蘇寧的戰略合作還可能深入采購、生產、交換、流通等領域,將大規模客戶定制(C2B制造)、供應鏈規模集采、第四方物流等領先理念用“互聯網+”的方式實現,從而進一步詮釋虛擬商務的深內涵和高價值,形成“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產業集群新風貌。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虛擬商務研究室企業顧問) |
相關閱讀:
- [ 08-12]阿里蘇寧“強強聯合”前景值得期待
- [ 08-11]阿里蘇寧互相入股的深意
- [ 08-11]阿里、蘇寧合作將引發行業并購潮
- [ 08-10]阿里蘇寧聯手定調中國電商大格局
- [ 08-10]阿里蘇寧相互入股激活一池“便民春水”
- [ 04-22]從封殺到牽手,折射阿里的眼光
- [ 11-14]阿里員工集體穿假貨的警示作用
- [ 11-13]阿里“雙十一”交易額571億說明什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