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15次會議時強調,要增強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韌勁,扎扎實實把改革舉措落到實處。會議審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關于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制度的意見》很是惠民生、接地氣。 這一舉措的落實是便民利民、滿足廣大民眾切身利益和真實需求的具體體現。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在于建立良性的經濟運行環境和健康的人文社會環境。當代經濟生產和社會發展活動都立足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的頻繁聚集與擴散,民眾的流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隨著人類社會機動性能力的提升,這一趨勢將更加明顯。因此,建立便利居民的身份證管理制度,就成為滿足人民群眾需求,適應國家經濟和社會生活形勢需要的重要基礎制度改革。 這一舉措的落實是解放生產力的重要途徑。這一舉措降低了民眾的生活成本和制度成本,為創業創新創造了良好的氛圍。民眾不再需要為了一個手續一而再地消耗時間和精力,真正實現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使人民群眾在人性化制度之中,共享改革紅利。 這一舉措的落實是政府創新管理的體現。政府管理創新包括理念、職能、體制、機構、運行等方面,這一舉措將推動政府部門進一步加強服務型政府的理念,利用“互聯網+”等各類技術和平臺,不斷創新治理能力。既要保障政府職能,又要完善工作流程、發掘組織潛能、消除拖沓冗余、提升信息共享、加強資源利用、減少攪擾民眾,進而服務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的需要。 這一舉措的落實是建立良好的政民關系、增強政府信用的有力抓手。信用是民眾和諧生活、經濟良性運行和社會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之一。政府信用體現了政府踐行承諾,實施治理和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與水平,是公眾對政府信任度的評價和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但由于政策經濟發展傾向性的不平衡,產生了某些利益關系的沖突,一度使政府公信力遭到損壞和弱化。這一貼近民眾的改革舉措將有力提升政府信用,融洽政民關系,減少治理障礙,降低行政成本,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解放生產力、創新政府治理、提升政府信用都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具體體現。國家推進的一些精準、實在的改革舉措將真切呈現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軌跡。 (作者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