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一位網友的普通提問,引發了“挺寧派”網友“王啟超”與“挺杭派”網友“葉神月”的對掐。兩人精彩的攻防戰,連日來,刷爆了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一條條引經據典、對仗工整、充滿調侃意味的PK,逃脫了此前網上毫無底線的粗俗對罵,顯得異常清新、文藝范兒十足。(8月27日澎湃新聞網) 常常在網上看到各式各樣的地域攻擊,各種辱罵、嘲笑,不堪入目,如一地出現了負面新聞,他地的一些網友就可能群起攻之,說這一地的人是“垃圾”,說該地就是盛產負面新聞的“富礦”,這是極不文明而粗暴的行為。其實人人都愛說家鄉好,這也是在證實自己的存在感,這并非壞事,但一些人卻對此變得極端而狂熱起來,“非我族類,必將誅之”,嘲笑與謾罵他地,甚至編造謠言惡意誹謗,對自己生活的城市或是自己的家鄉,則吹捧有之,?不吝贊美之辭,這還是自私自利之心膨脹,喪失了公德的表現。 “王啟超”與“葉神月”雖也是在為維護各自心目中的城市,并“?攻訐”對方所“捍衛”的城市,但他們的PK太有文藝范,沒有臟話,沒有沷婦罵街的粗俗與粗暴,反倒讓網友能從中學到很多歷史知識,體會文字的美妙,而激烈又有水平的交鋒又讓網友大呼過癮,由此引來網友圍觀,讓“王啟超”與“葉神月”的對掐一夜爆紅。 原來對掐可以變得很文藝,表現得很藝術,就像魯迅的雜文,表現的是“罵人的藝術”,能讓讀者從中汲取到思想的能量,感受到思辨的力量與魅力。兩個網友的對掐,之所以不僅沒招致網友的反感,反倒一夜走紅,更多的原因在于,他們的對掐,并不是惡意的攻擊,而是客觀公正而有藝術性的表述,對對方城市的批評,也是基于現實的問題,進行理性的批評與警醒。 雖然從兩位網友的交鋒中,看出兩者還是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及知識積累,但他們并不是專業人士,對兩城的“比較研究”,顯得并不全面而專業。但他們的這種交流與互掐方式,卻值得所有網友的學習,也給容易陷入混亂互掐,進行沷婦罵街式互斗的網絡輿論環境,吹來了一絲清風。不僅是普通網民在網絡上容易陷入這種“混戰”,一些現實中的名人,“有頭有臉”的人物,一到網絡上,也容易被裹挾其中,如崔永元與方舟子網絡互掐。 不管是現實生活,還是網絡空間,都不是法外之地,每個人都應該能?自持而講公德,不能陷入失序的群體性狂歡之中,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進行交流、交鋒、交往等活動。“最有文化對撕”走紅,給我們很多啟示。網友早已厭煩了那些粗俗、粗暴的對掐,而一個彬彬有禮,講文明,有文化的現代人,才會贏得社會尊重,得到他人的贊揚,而有益于社會;反之,那些靠罵人、靠攻擊他人來刷存在感的網民,早已為大家所嫌惡,與這個社會有“違和感”,并必將被文明社會所拋棄。 |
相關閱讀:
- [ 01-08]黑車對掐,掐出市場問號
- [ 01-17]海歸女對掐主持人,誰更“出位”
- [ 01-16]對掐海歸女,呼喚鳳姐hold住張紹剛
- [ 07-06]從“掐尖”到“對掐”說明了什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