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卡實名制“執行難”源于監管太懶散
2015-09-15 17:39:5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不可否認,對購物卡實名制監管起來千頭萬緒,要耗費巨大行政成本,尤其市場監管部門還存在著諸如執法隊伍有缺口導致的有心無力,以及線索不夠等因素,但這絕不該成為不查處乃至放任的理由。事實上,查處也并不需要拉大網,如果逢年過節能不定期抽查,耗費成本是可以承擔的,何況,這本身就是分內工作。 “利益至上”是企業都理所當然要奉行的原則,因而誰都別指望他們能夠主動知法守法。當一些企業在利益面前拋棄了最其本的商業倫理,喪失了起碼的道德底線,此刻最需要的是監管在場,如影隨形,及時矯治。倘若只是坐在辦公室里接接電話,聽聽舉報,再好的企業恐怕也難以抵擋誘惑而不墮落。一件記者能夠輕易查實的事,本身就說明監督環節存在千瘡百孔可鉆。 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購物卡實名制并非遏止腐敗的靈丹妙藥。因為這一制度當初在設計時僅僅抓住了起點,對流通過程以及終點消費者這幾個關鍵環節卻黑了燈。再好的“張良計”也敵不過“過墻梯”。何況這個過墻梯所搭的,還是行賄受賄者的“心中賊”。這“心中賊”一天不滅,腐敗就會時刻存在。從這個角度說,真正該約束的還是領導手中的權力,而不是拘泥于一張小小的卡是否實名。 不過,就事論事。對市場監管部門來說,只要能夠對購物卡實名制做到守持有責,就已足夠。所以,接下來相關職能部門所要做的,就是正視自己的難堪,認真檢視自己的問題和執法不足,讓企業的經營活動始終處在明處,不敢也不能越軌,真正扮演好購物卡守門員角色。 短評:企業助腐敗披“隱身衣”必須追責 胡蔚 針對為腐敗提供便利的企業,必須建立相應的懲戒機制。雖然企業經營是市場行為,但放到反腐敗這個大課題之下,任何企業都沒有為腐敗提供便利的特權。對于查實存在的違規經營行為,工商部門必須要有作為,既要沒收企業違規所得,也要給予相應警告,對于屢教不改的企業,可以給予暫停經營、吊銷證照的處罰,讓其明白縱容腐敗就會付出巨大的代價,狠狠遏制這種不良風氣。 |
相關閱讀:
- [ 09-01]別讓電話實名制再“有名無實”
- [ 09-01]隱私保護是手機卡實名制題中應有之義
- [ 08-31]“實名制”只是通信安全第一步
- [ 06-23]“實名制”下藏“虛購”,故宮如何突圍
- [ 01-14]信息安全當是實名制的前提
- [ 01-07]期待接電話不再擔心
- [ 12-09]“農民工實名制”需加強源頭監管
- [ 10-09]無罵不成網絡并非自由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