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舒服點,沒想到航空公司收‘伸腿費’了”,有乘客像以往一樣提前趕到機場,打算選緊急出口位置,卻被告知需要再付500元的選座費。據報道,各大航空公司出發至國外遠程航線普遍實行付費選座,國航、海航等公司甚至開始在國內一些航線推廣,而東航也不排除以后在國內航線推行的可能。 一分錢,一分貨。一份出資,一種服務。“伸腿瞪眼丸”是個玩笑,“伸腿費”卻是真事兒。多出一分錢,多享受座位空間。從市場邏輯來看,這也不是大逆不道的主意。畢竟這是讓市場做決定的年代,法無禁止則自由,經營者在差別服務上繡花,也沒什么大驚小怪的。 事實上,這個天上掉下的“伸腿費”,就是飛機上的“選座費”。原先是個別低成本航空公司想出來的生存之道,后來,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歐美一些大牌航空公司座位收益率下降,也開始實施裸機加差別服務價格的定價規則。國內航空公司也不是沒有效仿過,但如此大面積鋪陳開去,顯然還是在與消費者進行交易博弈、與市場規則曖昧地“試水”。 對乘客而言,擔心在于下面三個層面:第一,好的座位都要加價,而且加價的“面”越來越廣,如果最后只剩下幾個“差座位”不加價,那么,這和整體漲價有什么差別呢?那這種漲價要不要開個聽證會征求公眾的意見?第二,有些好座位,比如靠近緊急出口的地方,對乘客是有基本要求的。那么,很可能會出現加價買了,乘客卻因自身條件不合要求坐不了的情況,莫非現場退錢?第三,如果發散思維一下,選座可以加錢,選餐也可以加錢……是不是接下來,穿多少衣服登機,也要靠價格來調節呢?最可怕的是下面這個聯想:飛機可以收取“伸腿費”,火車呢?如果鐵路運輸部門都“見賢思齊”,是不是也可以? 商榷“伸腿費”,不能不提到下面兩組數字:據民航局統計,到2014年,內地航班延誤和取消量已經連續第四年增長,達到自2006年進行首次數據統計以來的最高水平。而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20年,全國人均乘機次數達到0.5次,航空運輸成為大眾化的出行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不把改善服務作為前置條件,跟風開收“選座費”,于情于理,似乎都有悖基本的正當性與正義性。 價格是航空公司定的,策略也是自由競爭的結果。有一點是肯定的:你可以拒絕選座,但不能呼吁價格主管部門取消航空公司的定價權。不過,好在用腳投票的權利在消費者這邊。對于開征“伸腿費”的航空公司,我們當然可以通過消費來表達立場與情緒。但愿航空公司明白這個道理:在出行方式越來越多元的今天,切莫把“伸腿費”貿然做為天上掉下來的新利潤增長點!還是該多反省自身的服務是不是滿足了乘客的需求! |
相關閱讀:
- [ 10-13]航空公司收“伸腿費”是公平務實選擇
- [ 05-28]“伸腿費”讓乘客的合法權益何處安放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