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了大學卻為學雜費犯難,畢業后找工作也有困難,新的“讀書無用論”影響人心……拿什么扶持貧困孩子的教育?教育扶貧該幫助孩子們解決哪些困難?長期扎根農村基層,這些事關農村孩子成長的問題,總是在我的腦海里打轉轉。 盼著子女通過教育改變命運,其實是不少貧困家庭的共同期待。有一次,我和村里的“六嬸”拉家常,聊到她有兩個孩子上大學、一個讀高中,3個孩子讀書都很用功。她的感慨讓我印象頗深:“家里雖然困難,但我覺得值,讓他們多學點知識,將來找個好工作,就不會像我這樣辛苦。” 讓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離不開全社會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扶貧先扶智”,教育扶貧是最重要的外部支持之一。近年來,國家圍繞教育扶貧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從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到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營養改善計劃;從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到加強對高等院校貧困學生的資助,彌補了許多方面的短板。社會各界也都積極關注和支持貧困地區的教育發展,給貧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扶持。尤其是,當前打響的脫貧攻堅戰,為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帶來了非常好的政策機遇,讓他們有了更好的發展基礎和動力。 然而,教育對農村貧困人口的境遇改善,還是有限。隨著大學應屆畢業生逐年增多,農村生源的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度相對較大,已成不容回避的問題。農村孩子就業能力不足,有多重原因。一方面,由于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偏重應試,其綜合素質、發展能力等存在短板;另一方面,受制于生活環境、個人視野,他們對所學專業、就業前景了解不足,對就業信息的掌握不夠充分,在就業準備方面處于下風。而且,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來到城市讀書的農村學生,畢業后即使無法就業也很少愿意回到農村工作。農村孩子拼命讀書考上大學、畢業后卻難以找到工作,這種趨勢一旦固化,勢必會助長“讀書不如早點出去打工”的思想。 因此,幫助農村的貧困孩子,就得勇于做全方位的嘗試。2015年夏天,我爭取到了企業、社會機構的支持,帶領村里的學生去北京參加夏令營活動。山里的孩子第一次到北京,心情是那么激動,對一切充滿了好奇。夏令營活動結束后,每個月我繼續組織孩子們通過視頻與北京的小伙伴溝通,實現了城鄉孩子之間的互動互助。根據約定,將來這些孩子如果考上大學,贊助企業會負擔相應學費,而等他們畢業后,也會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我深感,對貧困地區的孩子而言,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物質上的支持,更需要心與心的交流、健康成長的引導、鍛煉能力的機會以及全面發展的平臺。 “只要堅持,夢想總是可以實現的”。教育是縮小社會差距最強有力的內在力量,可以為貧困孩子的未來撐起一片藍天。把來自政府、企業與社會的支持擰成一股繩,才能最大程度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讓貧困家庭的孩子站在更公平的起跑線上。 (作者為全國人大代表,曾任廣西陸川縣烏石鎮陸河村黨總支書記)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