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搶紅包大戰“策劃”了你的春節
2016-02-15 17:05:3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一歲一新年,互聯網時代會讓過年發生怎樣的變化?13日,螞蟻金服聯合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推出首份互聯網新年生活方式報告,手機搶紅包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年節新象。(2月15日《福建日報》) 親朋好友在春節期間相互饋贈的風俗古已有之,宋謂“饋歲”,東坡有詩曰“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陽貨”。流變到后來,逐漸變成送迎紅包這種簡單適用的方式。而電子紅包依托于互聯網技術,在形式上是對之前“物物相饋”形式的重要突破,在年味越過越淡的今天,電子紅包活躍于千家萬戶的手機屏幕上,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年味。但是說到底,喜氣洋洋的紅包大戰背后卻是一場策劃良久的商業暗戰。 支付寶等商家擴大規模和力度前所未有介入今年春節,此亦無他,唯利益耳!他們通過春節這個每個中國人都參與的舞臺來實現品牌深入地、多層次地傳播,從而將搶紅包大戰成功的包裝成全民狂歡的游戲。統計數據指出,今年除夕夜,有超過1億觀眾通過支付寶咻一咻搶到春晚紅包,共瓜分了8億元。福建的莆田和漳州,大年初三前 15天內人均發紅包金額排在全國城市前兩位,超過了北上廣及江浙地區,這些讓人嘆為觀止的數字,簡直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跡。 今年春晚上,楊洋和佟鐵鑫演繹的一首《父子》,和去年春晚的那首《時間都去哪兒了》一樣,都唱到很多人的心里,這兩首歌無一例外的觸動了深埋在我們心底的親情。春節假期,對于一個離多聚少的家庭而言,無疑是最稀缺的時間。但是,我們捫心自問,因為今年春節時忙于手機搶紅包,錯過了多少不可多得的和親人情感交流的時間? 春節是中國人傳統的節日,每到這個時候,一家大小圍爐而坐,辭舊迎新,互致祝福,這一傳統歷經數千年而傳承久遠,雖然春節這一稱謂各個時代可能不一樣,所謂“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但是它反映出的家人團聚,去舊迎新,互致祝福的精神內涵卻始終未變,但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商業活動,卻大有蓋過其內涵的勢頭,這不得不讓我們擔憂。 特別是在互聯網“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背景下,“和互聯網同居的日子”已占據了我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好不容易到年底有一段相對空閑的日子,就應該更加珍惜,更不能讓紅包大戰策劃了你的春節。參與其中時應適可而止,對這種新的慶祝新年的方式的運用也應合理有度,切不可因為“入戲太深”而錯過了在現實生活中和親人情感交流的難得機會。 |
相關閱讀:
- [02-05] 忙搶紅包險出大事
- [02-14] “紅包醉案”的暖心場景與安全警示
- [02-14] “搶變退”彰顯“紅包文化”轉型必要
- [02-14] 誤發萬元微信紅包背后的安全警醒
- [01-28] 對“發紅包看照片”不妨一笑而過
- [02-15] 醉酒昏頭發紅包 輕松支付藏隱患
- [02-04] “政務紅包”,醉翁之意非賣萌
- [02-08] “紅包大戰”莫忘佳節本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