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導向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通則
2016-03-17 10:31: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這是新形勢下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有人認為,黨報黨刊姓黨就夠了,都市類報刊、新媒體不應成為黨的喉舌,不需要強調導向。當下,這樣的認識誤區有一定市場,很有必要予以澄清。 講導向無例外。很多都市類報刊、新媒體,其實都是由黨和政府主辦的報紙、雜志、電臺、電視臺衍生出來的,是以子報、子刊、子臺、子頻道的方式出現的。在媒體逐步集團化之后,這些“子”字號的媒體在集團整體發展戰略中往往被定位為“市場化”媒體,擔負著與母報、母刊、母臺有所不同的角色,也就是以追求市場效益為主?;谶@樣的定位,一些“子”字號媒體從誕生起就更強調市場導向,對媒體的社會責任與使命不夠重視。在實踐中,一些都市類報刊、新媒體片面強調自身經濟屬性,忽略了社會屬性與社會責任,其社會效益也由于過度追求經濟效益而被弱化。從新聞學上說,這屬于媒體定位上的“策略性誤區”,會衍生認識偏差。媒體產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質消費品,它是具有觀點、思想、主張的文化產品,具有意識形態屬性,不應忽視或者抹殺其社會責任和社會效益。 講導向無特區。習近平同志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都市類報刊、新媒體也要講導向。對都市類報刊、新媒體來說,不能認為要創收、要吸引眼球,就不需要正確報道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而只注重社會新聞、娛樂新聞、花邊新聞。實踐中,一些都市類報刊、新媒體正是因為不講導向,導致內容低俗化、娛樂化,降低了受眾的認同度,削弱了自身的影響力。所有媒體都應認識到,自己不僅是在生產新聞和信息產品,還是在“生產受眾”,媒體的導向會深刻影響受眾。因此,以正確的導向實現對受眾的引導、培養和塑造,不僅是媒體的重要特性,也是媒體的重要責任。 講導向無條件。媒體尤其是都市類報刊、新媒體需要講經營,但不能“唯經營”。實踐中,一些媒體為了經營需要過分強調“眼球效益”,把不恰當的事件渲染、無節制的新聞炒作作為常用方式,將應有的新聞理性、應堅持的新聞原則拋在一邊;或過度強調經營,用商業理念代替新聞理念主導新聞選擇、新聞生產、新聞發布,甚至把媒體的監督權當作謀利工具,喪失了價值準則和道德底線。如果媒體把“抓眼球”作為經營鏈條上的第一環節、形成單一的經營模式,不僅會影響自身的社會形象,而且會影響整個媒體行業的健康發展。 講導向是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要求,也是媒體推進自身發展的需要。首先,媒體要深化對自身責任與使命的認知。都市類報刊、新媒體更應認識到,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期,迫切需要媒體發揮輿論陣地作用,傳播正能量、產生正效益;迫切需要媒體找準坐標定位、堅持正確導向、強化社會效益,在實踐中不斷研究新聞輿論新的傳播特點和規律,實施創新策略、提高傳播效果。其次,建立有效的媒體評價體系。更加注重對都市類報刊、新媒體社會效益的評價,更加注重對媒體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的評價,并將這方面的評價逐步系統化、制度化、公開化。再次,加強媒體產業發展環境建設。一方面,將媒體的導向治理與產業治理相結合,針對不同所有制媒體、不同介質媒體、不同區域媒體,構建更加健全的媒體產業發展體制機制;另一方面,關注信息過剩帶來的媒體過剩、渠道過剩等問題,并實施有效對策,保證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既能堅持黨性、履行好黨和政府宣傳陣地的責任和使命,又能在產業發展中做大做強。 (作者為山東大學傳播與媒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