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理性看待教師在線輔導“時薪萬元”
2016-03-28 16:59:3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一小時收入18842元,在線輔導教師收入超網紅?”最近,關于在線輔導薪酬的消息在網上引發關注。對此,南京市教育局一位負責人表示,“線上輔導”雖是新生事物,但屬于校外兼職,在職教師應被禁止。(3月28日 京華時報) 教師在線輔導是互聯網+形態下的新鮮產物,以其實時、便捷、高效等優點,一經推出便廣受廣大學生的歡迎,而被曝出“一小時收入18842元”的天價收入,除卻在職教師有不得從事盈利性課外輔導的剛性制約外,高額的報酬則是源自受教育基數與低廉的課時費相加所得,無論真實與否,都是基于學生們自身的意愿和實際需求產生的,報酬遠遠高出所謂的“網紅”,不僅是應該的,也是知識傳授的腦力勞動所應獲得的價值體現,簡單從單位收益來看,很容易讓人犯“紅眼病”,但從整體情況分析,高收益的教師在線輔導畢竟是極個別的現象,其實也是對優秀授課者合理的薪酬回報。 在線輔導與尋常家教看似有不少的共同之處,都是為了彌補學業上面的不足,為了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或成效,一般家教著重點在于考試成績的快速提升,處于現實的緊迫感或無奈的選擇,有的甚至是出于面子的需要;而網絡在線輔導注重學習的系統性和自身的需求性,有很大的自由選擇空間和興趣點,學與不學完全掌控在學習者的手中,學習者選擇聽誰的課、聽什么課有完全的自由,以至于對授課者的能力和水平作出全面的評價和投票,課優者則聽課者眾,相應的,收入水平自然就高,如此的高薪是完全與授課者的能力和水平完全對應的,這樣的收入又有什么值得他人質疑的呢? 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基于學習個體之間的天生稟賦、后天努力和學習環境等方面的差異所導致的學習差異是在所難免的,無論是出于家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焦慮,還是學生自身的不甘落后,課外輔導、補充學習都是無法忽視的一種剛性需求,與傳統的“興趣班”、“家教”的學習模式相比,網絡在線輔導不僅費用低廉,學習時間靈活,優質的輔導課也可以讓孩子的學習得以反復鞏固和練習,讓勤奮的孩子“笨鳥先飛”夢想得以成真,從大的方面講,讓城鄉教育巨大的現實鴻溝得以一定程度的修復,使得更多的人有機會平等的享受到優質的課堂教育,如此說來,這樣的便捷教育,何樂而不為呢? 值得一提的是,網絡授課教師之所以能得到“時薪萬元”的天價報酬,讓人“羨慕嫉妒恨”之余,必須看到高額回報背后授課者的艱辛付出和長期積累,至少為學習者提供了優質的課堂授課,同時得到廣大學習者廣泛的認可和追捧,在“人氣就是金錢”的網絡授課中,如此“人氣爆棚”的老師畢竟是少數,正如剛加入網絡授課的王老師所言:“剛加入平臺才兩個月,知名度還不行,一節課收入在五六百塊錢。” 看似“時薪萬元”的網絡授課是一本萬利的致富捷徑,而分擔到每個學習者身上,僅僅是幾元大幾十元不等,不僅遠低于社會上的各類“培訓、興趣班”,補課費,從性價比上看也遠高于學校教育的公共投入、開支,之所以“時薪萬元”,根本上還是網絡授課從業者借助當下互聯網的技術便利,網絡化分享經濟實現了授課者利益的最大化。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