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日前聯合多部門約談了5家網絡約租車平臺,通報了平臺管理存在的五個問題。其中,最讓人們憂心的是,一些有吸毒和刑事犯罪前科的人員成為網約車司機。從此前的報道來看,這種情況在其他城市或多或少也存在。據廣州市交委昨天披露,全市目前已有14.5萬輛非法網約車被徹底清理,僅今年第一季度,交通執法部門查處的非法網約車超過去年總量的3倍。“污點”司機能否開網約車?本期“三人談”從這個點切入,討論網絡約租車問題。 犯罪前科人員開網約車,敢坐嗎 練洪洋:深圳經初步排查,該市網約車駕駛員中發現有吸毒前科人員1425名、肇事肇禍精神病人1名、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員1661名。類似情況在其他一些城市也都存在,這種情況不但對乘客不利,對網約車行業的發展也有害。 夏振彬:搭乘網約車出行最擔心什么?安全!根據日前發布的《2016年專車消費安全狀況調查報告》,超過四成受訪者“擔心安全問題”。這種戒備心理絕非過于謹慎,翻翻新聞報道,關于專車人身傷害的案例屢見不鮮。去年,廣州曾有女乘客凌晨乘坐專車,遭男司機性侵;成都市民則因支付車費問題遭遇司機追打,導致全身多處受傷……雖是少數、個別現象,但也要引起重視。 譚敏:交通違法多、事故多,也是對網約車不得不嚴格管理的重要原因。許多開網約車的都是外地司機或新手,其開車水平實在讓人不敢恭維,不僅不認得路,不熟悉交通規則,而且有的司機邊開車邊打電話,上一單沒結束就急著用手機搶下一單的生意,乘客坐在車上提心吊膽不說,還得時時關注路況,為司機指路,實在累心。而且,也極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根據深圳市交警部門透露,2015年深圳網約車交通事故3653宗。 練洪洋:“毒駕”猛如虎。據公安部介紹,“毒駕”往往造成比“酒駕”更為嚴重的危害后果,機動車駕駛人吸食毒品后駕車,嚴重影響操控水平,極大地妨礙行車安全。據統計,2013年以來,全國涉及“毒駕”的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1562人死亡。雖然,有吸毒前科的人不一定會復吸,但可能性較一般人要大一些是無疑的,國內也出現過網約車司機涉嫌“毒駕”發生交通事故。 網約平臺只“生”不“教”,能行嗎 夏振彬:網約車出現問題,粗放型發展是首要原因。網約車發展堪稱“日新月異”,從新生事物很快就深度融入百姓生活,它是怎么做到的呢?跑馬圈地、燒錢搶市場、野蠻生長。一方面通過“優惠”吸引用戶,讓乘客欲罷不能;另一方面掀起司機搶單爭奪戰,除了高昂補貼,還有簡單方便、降低標準的從業門檻,讓專車司機快速遍布大街小巷。相對于融資、競爭而言,各大平臺對于管理、服務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 比如,2015年滴滴打車曾出臺全套服務標準,保障乘客權益,比如從源頭上保證平臺提供服務的車輛資質和保險符合要求等,但在激烈競爭中,這些看上去很美的“標準”很多都停留在紙上。應該說,新生事物難免帶有先天的毛糙,但“后患”也是粗放發展的必然結果。 練洪洋:司機甄別不嚴,亦與網約車平臺運作模式有關。一些網約車平臺與汽車租賃公司合作,某人要成為網約車司機,必須供職于一家與網約車平臺合作的汽車租賃公司才行,行話叫做“掛靠”。把司機資質審核責任轉嫁到租賃公司身上,但這些汽車租賃公司只管收費用,并不對司機進行嚴格審核,無疑多了一重風險。 譚敏:外部監管缺位,也是網約車亂象頻出的重要原因之一。網約車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生事物,這兩年迅速在全國各大城市鋪開,與行業布局速度相比,外部監管明顯滯后,就連網約車是否合法也遲遲未有定論。去年10月出臺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為網約車的合法落地提供了政策空間,在經營原則、監管機制上面進行了合理規范。但是,要讓網約車真正帶給老百姓的是便捷,而不是煩惱,還需要外部監管跟上新事物發展的步伐,甚至走在前面,讓各種管理措施落到實處,才能讓這匹橫空出世的“黑馬”不變成脫韁的野馬。 給“污點”司機機會,可以嗎 譚敏:加強對網約車的管理,必須提高網約車司機職業素質的門檻。因為作為運營性的公共交通工具,安全性始終是第一位的。除了司機必須具備3年以上駕齡外,對駕駛員進行無吸毒前科、無犯罪記錄檢查和交通違章檢查很有必要。這跟就業歧視沒有任何關系,而是最大限度的消除安全隱患、讓乘客遠離任何不安全的環境中的必要之舉。在很多國家,有犯罪前科者不能當出租車司機,這是一條行業底線。網約車的管理也應該參照出租車,規范管理,這樣才能讓乘客放心乘坐。在美國,優步獲得由加州公共事業委員會頒發的執照,但加州政府要求該公司必須對所有駕駛員進行犯罪背景調查,建立駕駛員培訓計劃,對吸毒及酗酒采取零容忍政策。 夏振彬:禁止有前科的人開網絡車,這無法讓人接受。從法律層面講,這是不折不扣的就業歧視。當前,《公務員法》《律師法》《公司法》對有刑事犯罪記錄的人從事國家公務員、律師、高管等進行規定。除此之外就沒有限制,刑釋人員選擇網約車有什么問題?其次,從情理上講,對于刑釋人員而言,工作算是最迫切的需求,他們需要回歸社會、自謀生路,而網約車平臺借助“互聯網 ”為他們提供了便利和機會,合情合理。 包容度是檢驗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哪些人最需要被包容?刑釋人員是“兼具弱勢性、風險性的社會特殊群體”,對待他們的態度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寫照。所以,我們所呼吁的公平、平等,絕不該把刑釋人員排除在外!更何況當前技術日新月異,為網約車監管提供了無限可能——通過各方努力讓刑釋人員與安全“和諧共處”,才是合理的努力方向。 練洪洋:網約車平臺無疑是專車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包括參與營運車輛狀況、網約車司機資質審核等在內的每一個環節,平臺都要切實負起責任,而非出臺一紙規范了事。尤其對司機資質審核這一關鍵環節,未來要進一步重視,否則它可能成為網約車發展的“致命傷”,安全事故多了,乘客就會用腳投票。每一個新興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都必須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只有重視用戶體驗,才能給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注入動力。當然,客戶也可以參與完善,共同維護這一新業態的發育、發展。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