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發現,天河路和天河東路原有的3臺自助圖書館不見了。有知情者透露,由天河區一部門出資購買服務的13臺自助圖書館,因3年合同期滿未再續約將全部撤掉。至于撤掉的原因,據說是因為借閱需求不足。 這兩年自助圖書館在全國遍地開花,北京、廈門、合肥、南寧等許多城市都推出了24小時自助圖書館,大多也都是以政府出資購買服務的方式,來作為公共圖書館的一個補充和延伸。廣州首個自助圖書館是2012年初在文化公園投入使用的,后來,又相繼在番禺、越秀、南沙、白云、天河等區推廣。這些自助圖書館冷熱不均。比如,白云萬達廣場內的服務點就借閱率比較高,文化公園內的則門可羅雀。 廣州目前公共圖書館的數量并不多,每80萬人才擁有一座公共圖書館。而在去年年底發布的《廣州市民閱讀行為與城市公共圖書館服務調查報告》顯示,沒有使用公共圖書館的人中,有三成是因為距離太遠。因此,用方便的自助圖書館來彌補公共圖書館數量少和借閱不夠方便的不足,對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具有積極意義。 自助圖書館的冷熱不均,并非是真實需求不足,要知道,廣州人的讀書熱情是很高的,當當網發布的《2014當當中國圖書消費報告》顯示,在以城市為單位的城市圖書消費榜排名中廣州占據首位。冷熱不均更多地說明,要把自助圖書館這件好事做好,還需要更加精準化的服務,應當在選址和服務上多下些功夫,以增加借閱需求。 從選址上看,在自助圖書館設置之初,或許應該先做一些調查,哪些書受歡迎,哪里更方便讀者借還圖書,這樣就不至于陷入無人借閱的尷尬。在我看來,最方便的地方莫過于建在社區里。首先,市民散步買菜之余,學生放學回家之際,就在家門口順便借兩本書回家,借書不用專門跑圖書館了,就像買瓶飲料那么簡單,無疑會拉近讀者與閱讀的距離。其次,如今許多人都習慣電子閱讀和手機上的碎片閱讀。將自助圖書館建在社區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可以在社區里培養閱讀紙質書籍的習慣和興趣,而且,不少新社區都配建有圖書室卻因為沒有書而閑置,有了自助圖書館,可以在社區里營造書香滿溢的氛圍,可謂一舉多得。從服務上看,不少人吐槽自助圖書館書籍更新速度慢,故障頻發。現在借書都是電子化的,用大數據管理,哪些圖書受歡迎借閱一目了然,更新速度和解決故障問題,則更多需要服務的用心。 公共圖書館既是一個城市文化水平的直接體現,也承擔著城市文化培育的重要功能。作為文化公共服務的一部分,通過自助圖書館作為公共圖書館的神經末梢在社區延伸,讓公共圖書館發揮更大的作用,讓更多的市民能夠走進圖書館,親近書籍,愛上閱讀,于打造圖書館之城和世界文化名城不無裨益。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