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克售價高達千元的“極草”,日前被國家相關部門從保健品中“除名”。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火熱的保健品市場背后,是大量保健品依靠炒作概念、夸大宣傳等占領市場,成本和研發費用則只占很小比例。很多企業科研投入不及利潤的1%,日前,國家食藥監局公開發文要求停止高價保健品“極草”的相關經營活動。 保健食品已在我國逐漸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然而暴利之下,“忽悠”盛行。消費者看到對保健品功效宣傳、批準文號的相關信息卻無從辨明真偽,最終虛假保健品在市場上大行其道。加之狂轟濫炸式的營銷鋪天蓋地,各種手段的推銷讓人把持不住。 長期的市場亂象,致使一些不法企業商家練就了“假作真時假亦真”的硬功,法治與規避法治、監管與規避監管之間,一些虛假宣傳企業“與時俱進”的“躲閃騰挪”功夫了得。往往更多地采取“與時俱進”的“復合模式”:“虛假廣告渠道”、會議營銷、親情營銷、關系營銷、網絡營銷、直銷等模式,多條腿走路,化解風險。價格混亂欺詐多由于保健品發展的過度、過熱、過亂,加上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不明確,有關部門監管缺失等,也使得對該行業的監管非常困難。 保健品市場的大“忽悠”,大“賣拐”,凸顯法治不健全,監管乏力。稻草人式的監管,違法成本低,是保健品市場的旺盛與混亂的關鍵原因。目前我國保健食品監管存在“重審批、輕監管”的問題,保健品企業如果給消費者利益造成損害,很多時候僅僅是退還產品費用了之,違法成本過低,對其違法行為缺少足夠的威懾力。反觀國外,一旦涉及虛假宣傳,不但重罰,而且清除出場,永遠沒有再次進入行業的機會。可見,根治保健品市場亂象,亟待有關部門聯手重拳“打拐”,才能確保保健品市場有序健康發展。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