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奇葩證明”應秉持互聯網思維
2016-05-27 16:38:0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邢曉宇 我來說兩句 |
長期以來,公眾對于“奇葩證明”的吐槽并不少見,像“你媽是你媽”、“本人還活著”等證明的存在,確實令人感到無奈和可笑。這些證明的存在,不僅僅給公眾辦理各種事項帶來不便,而且背離了簡政放權的本義,因此有必要予以改正和摒棄。從這個角度來講,如何杜絕“奇葩證明”的出現,如何讓簡政放權落到實處,確實顯得尤為重要和必須。 需要厘清的是,“奇葩證明”的存在,與區域、部門之間信息共享不暢有關,正是因為公民個人信息處于“信息孤島”中,最終導致了“奇葩證明”的出現。其實,僅僅依賴于傳統的信息共享模式,恐怕依然無法滿足公民開具證明的需求。從這個方面而言,消除“奇葩證明”,有必要借助于互聯網思維,實現網上公民個人信息共享和操作。比如,深圳在全國曾推出了“多證合一、一照一碼”、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登記、企業簡易注銷等三項商事改革。通過這種改革模式,由多個部門辦理的事項被壓縮和簡化,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被打破,“奇葩證明”隨之大量減少。 應該說,處于信息化社會中,大數據時代無疑帶給我們更多的啟示。各個部門之間,其實并不是“信息孤島”,相關證明信息完全可以串聯起來,從而實現共享的目的。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技術已然成熟和完善,將全民信息融入“一張網”中已經成為可能。之前紙面證明的存在,正是在于缺乏數據和信息共享的現實基礎,導致各項事項的辦理需要以紙面證明為依據。不過,依托于信息技術平臺,通過互聯網在技術層面操作,必然能夠克服紙面證明所帶來的弊病。如此,杜絕“奇葩證明”可以依賴于數據共享,實現上下聯動、橫向貫通,從而適應新時代社會管理的要求。 不可否認,簡政放權需要一個過程,杜絕“奇葩證明”的捷徑就是堅持互聯網思維,讓大數據發揮出重要的作用。當然,依托于互聯網平臺減少“奇葩證明”,還應該注重信息數據的安全性、真實性、完整性和保密性,減少公民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真正實現簡政放權的目的。 |
相關閱讀:
- [ 05-27]泉州有望憑身份證通辦政務服務 解決“奇葩證明”
- [ 05-27]泉州市將開展信息惠民試點 解決"奇葩證明"問題
- [ 05-17]多部委密集回應民生熱點話題 合力整治奇葩證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