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權益保護,不能還是不為?
2016-06-01 15:26:35? ?來源:東南網-海峽導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國際兒童節的設立已有67年。在今天兒童節不只是孩子們的節日,已成為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慶祝的重要節日。尤其隨著節日儀式感逐漸消解,娛樂休閑成為了多數節日的主題,甚至也成了不少“老頑童”的舞臺。大人們在兒童節與孩子同樂,或借著兒童節幽默一把,均無可厚非,但在娛樂之余,還是應記得兒童節的設立初衷。 在二戰中,有不少兒童慘遭不幸。戰后為銘記那些聳人聽聞的屠殺慘案,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權益,在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的推動下,每年的6月1日被確定為國際兒童節。 今天的兒童節不再有濃重的戰爭陰影,然而生活中仍有著各種各樣的權益黑洞,肆意侵害著他們的權益。因此,對兒童權益的保護,絲毫不能松懈。 日前,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發布《2016年中國兒童福利政策報告》,從中可以看到與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比,我們的兒童福利水平仍顯得滯后,尤其是留守兒童問題十分突出。 請牢牢記住,這里說的是“與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比”,這么書面化的語言,說穿了其實是一句罵人的話:我們對兒童的權益保護,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尤其是說到留守兒童,人們都應該感到很羞愧,因為我們虧欠這些孩子太多。他們常常處在被遺忘的角落,孤獨、性侵甚至自殺……往往當這些殘忍的詞匯附加在留守兒童身上并展現在我們面前時,才有人想起我們的虧欠。 如何彌補虧欠?上述報告中提到,當前我國的家庭保障能力在不斷減弱,2到3人的小家庭成為主流,迫切需要社會和政府承擔起對兒童的保護責任。 而筆者認為,社會和政府怎么為孩子的權益加分暫時不論,而他們所應做出的最大“貢獻”首先是不要因教育問題讓孩子的權益黑洞雪上加霜,不要因教育問題讓太多的孩子不得不和父母骨肉分離,讓他們得不到父母的呵護與咫尺之愛。在為孩子們權益設立的日子里,這一點尤其需要強調,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孩子們提供盡可能公平的環境,盡量讓他們在父母身邊快樂成長、健康成長、安全成長。 當然,除了教育,我們所虧欠的還有很多,包括醫療,比如兒科醫生的不足,等等,需要我們去一一反思。 那么今天,大人們該如何過兒童節?我們當然期望到處都是歡聲笑語,而嚴肅地去思考兒童權益保護問題,并有所行動,恐怕更不可缺少。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