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患得患失,憂心忡忡,還不如帶著“同情之理解”,貼近他們,了解他們。與其試圖用“經驗”迫使他們循規蹈矩,不如努力為他們創造更好的條件。】 “史上最難就業季”,每到畢業季時,都能聽到這樣的呼聲。由于沒法跟未來比較,對每一批“最難就業季”的親歷者而言,困難程度其實沒有本質差別。有差別的,只是應對的姿態。如何直面困難,體現了代際的不同。 現在,面對困難的,輪到了95后。大數據提供給我們一個耐人尋味的宏觀圖景。根據一份畢業季大數據報告,52%的95后選擇找一份穩定工作,但剩下48%的人選擇回避就業。 也許,不少“過來人”要忍不住指責年輕人“怕吃苦”“不務正業”了。但且慢,大數據表明,回避的,只是“就業”。他們或者對“創業”,尤其是門檻較低的互聯網創業更情有獨鐘;或者有意出國留學;或者,他們干脆選擇停下來看一看,為此,甚至誕生了一個新名詞“間隔年”——不忙著工作,給自己“放個假”,做一個長期旅行,或者做教育、環保、醫療等方面的公益。當然,也有新興娛樂業,據稱,有相當一部分95后,最向往的新興職業“竟然”是“網紅”——他們保守的父輩,甚至還沒聽說過這個名詞。 對此,縱然有不少質疑和批評,但未來的世界,終究是年輕人的。江山代有才人出,這是歷史規律注定了的。我們與其患得患失,憂心忡忡,還不如帶著“同情之理解”,貼近他們,了解他們。了解,是克服對未知恐懼的最好方式。 無可否認,他們更自由,更個性,更大膽。 自由,是時代所賦予的。互聯網的本質是自由。通過互聯網,他們有了關于世界的更多知識,也有更多的了解世界的沖動。無論是出國留學,還是長期旅行,或者做義工(尤其是出國的,或者邊遠地區的),在本質上,都是滿足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 個性,本是獨生子女一代的特質。與父輩相比,他們享有更好的物質條件;而且,與“克己讓人”“自我奉獻”的集體主義傳統相比,他們更相信,活好自己比遷就別人更重要。 大膽,是因為年輕,有夢想,不怕失敗。而且,還因為這個互聯網、萬眾創新的時代語境,給了他們更多的希望和底氣——大不了,開個網店唄。 在我看來,這幫孩子,還有我喜歡的那些特征。比如,樂觀,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下的就業難,他們依舊葆有夢想;比如,善良,對公益的關注是未來的趨勢,也代表了文明的進步;比如,思維活躍,互聯網經濟對我們而言,也許是未知的海洋,而他們,卻是在這片海洋中長大。 當然,年輕意味著并不十全十美,如對“網紅”職業的“向往”。事實上,他們也許只是說說而已;起碼,生活會考驗他們那些年輕而不切實際的幻想。我們與其試圖用“經驗”迫使他們循規蹈矩,不如努力為他們創造更好的條件。比如,提供創業的經驗,以及應對挫折的心理教育;比如,更為碎片化更為靈活的就業選擇;再比如,“間隔年”的出現,歸根到底,是因為他們沒有機會了解自己真正的人生定位,能不能大膽一點,讓他們進入大學之前先參與社會工作實踐——像許多發達國家一樣? 一句話,年輕沒有失敗,“近半數95后不就業”,沒我們想象的那么糟糕。 □劉志權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