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擬建設首條自行車“高速路”,連接回龍觀與中關村,全程13.9公里,沒有紅綠燈,可一路暢行無阻,有望成為耗時最短的出行方式。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條自行車“高速路”目前規劃分為兩部分,前端并軌,分道后的兩條路線,既可通勤又可休閑。(7月14日《新京報》) 自行車“高速路”是專門用于騎車的城市交通線路,與普通非機動車道相比,它的道路更為寬闊平坦,而且形成相對封閉的空間,禁止行人行走、機動車行駛,全程沒有紅綠燈,騎車人可以快速地在城市里穿梭。自行車“高速路”對于我們尚屬新鮮事物,其實它早已風靡歐洲,德國、法國、英國、丹麥等國家都建起了先進的自行車“高速路”。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一條自行車“高速路”,據估算每年可減少7000噸二氧化碳排放。 霧霾籠罩,PM2.5陰影揮之不去,在此背景下,北京擬建自行車“高速路”的消息,讓人不由得叫一聲好。汽車尾氣是PM2.5的重要污染源,我們要想多看到藍天白云,就得更多地選擇綠色出行。而倡導綠色出行,除了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更要鼓勵人們重拾騎自行車的優良傳統——騎自行車不僅是一種綠色出行方式,而且是一種很省錢的健身方式,可謂一舉兩得。 而現實的窘境在于,伴隨著中國跑步進入汽車社會,各個城市的機動車道越來越寬,自行車道卻越來越窄,機動車快速路越來越多,騎自行車出行卻經常遭遇“艱難險阻”——有些道路根本沒有自行車道,有的自行車道是斷頭路,人們不得不搬著自行車上立交橋,不得不騎著自行車在車水馬龍中穿梭,險象環生之外,還大口大口呼吸著汽車尾氣……諸如此類的窘境迫使更多人購買私家車加入滾滾鐵流,結果是,無論道路怎樣拓展,似乎永遠滿足不了機動車的需求,堵車成了家常便飯,城市上空的霧霾天也成了家常便飯。 實際上,自行車道不斷被機動車道蠶食,還體現著不同群體的“路權”不平等——駕駛汽車出行的人占據著更多路權,而騎自行車出行的人的路權則被擠占。機動車主固然繳納了更多稅費,但城市是大家的,霧霾進入了每個人的呼吸道,站在騎自行車出行者的角度看,他們心里難免感到不平衡。 由此觀之,建自行車“高速路”不僅有利于鼓勵人們綠色出行,減少空氣污染,而且有利于平均路權,讓人們較為公平地分享城市道路資源。政府不斷為機動車拓展道路當然沒有錯,但與此同時,也應該為人們綠色出行提供更多空間,而不能厚此薄彼。機動車有快速路、高速路,自行車也可以有、應該有,自行車“高速路”應該成為城市道路交通體系的組成部分,其地位將會越來越重要。 當然,建自行車“高速路”肯定會面臨諸多困難。城市道路資源本就緊張,如何“擠”出一部分用于修建自行車“高速路”,可能是最大的難題。建自行車“高速路”不可生搬硬套,但有條件的城市和城區不妨先行先試,或許就能探索出一條城市交通發展的新路。尤其是應該沿著城市景觀,先建一條自行車“高速路”,健身、休閑、賞景,提高市民生活品質。 |
相關閱讀:
- [ 07-15]望北京盡早有一套“自行車高速網”
- [ 04-14]電動自行車國標也該與時俱進了
- [ 04-13]電動自行車管理要在供給側著力
- [ 04-07]為什么說電動自行車是占了大家的便宜
- [ 04-06]“禁電動車”須用《立法法》的尺子量量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