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引才伯樂獎”創新人才引進機制
2017-10-16 10:12:1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記者從鞍山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這個市近日設立“全民引才伯樂獎”,今后成功引薦高層次人才的社會機構與個人,最高獎勵10萬元。(10月14日 新華網)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發展方式也在不斷轉變。人才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日益增強,各級地方政府紛紛在引進人才、留住人才方面下真功夫。這一次,鞍山市“另辟蹊徑”,設置“全民引才伯樂獎”,創新了人才機制,打開了人才工作的另一扇大門。 韓愈《雜說》里提到“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充分闡述了伯樂與千里馬的關系。在現代,我們把人才比作“千里馬”,有能力、有沖勁;而伯樂就是那些善于發現、推薦、培養和使用人才的人。從這兩者的關系中,我們不難發現:千里馬固然作用大,但發現它的伯樂更顯珍貴。 雖然,有個成語是“毛遂自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擔任某項工作的自信者。但是,要徹底打開人才的引進之門,讓人才更加多元化,就必須建立更多的渠道,除了“自薦”,“他薦”也是一項良策。 “全民引才伯樂獎”設立的初衷就是鼓勵社會組織以及個人爭做“伯樂”,無論是在工作過程中,還是生活之余,發現身邊的“可造之材”,就全力引薦,促成全職引進,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伯樂獎”的最高獎勵是10萬元,這不是一個小數目,但對引進人才這項重要工作來說,卻是“花小錢、辦大事”,同樣也是對“伯樂們”的鼓勵,可謂“慧眼識珠者為人景仰”。 |
相關閱讀:
- [ 10-13]讓人才“城至如歸”還需更多軟性因素
- [ 10-13]“年薪制”釋放高校高層次人才潛力
- [ 10-09]蒸饅頭創業也是人才打開的方式
- [ 09-27]人才爭奪戰應該 多些“日常思維”
- [ 08-21]家長追逐“高端教育”,未必捧出“高端人才”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