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高校喊話奇葩證明背后的懶政
2017-11-22 09:38:4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近兩年來,為已經畢業的學生開具入學、就讀、畢業等證明,已經成為貴陽中醫學院學籍科老師謝譞的“家常便飯”。許多用人單位核驗畢業生檔案后發現缺失入學等材料后,便讓畢業生回校開具相應的證明,導致謝譞兩年來開具了七八百份入學證明。(11月21日 中國新聞網) “奇葩證明”不是新鮮詞了,繼各地公安部門“怒懟”銀行等事件后,仍然不斷上演著學生手持畢業證書、學歷證書等,依舊無法證明入學的事實。筆者認為,高校喊話奇葩證明背后,折射出不少用人單位的“懶政”現象,不應縱容。 據貴陽中醫學院學籍科老師謝譞的估計,近兩年來她已為畢業的學生開具了七八百份證明,最多時一天能開十幾份。如此龐大的數字背后,大多是因為不少畢業生的檔案資料缺失,缺少學籍卡等。 學籍卡,一般是指在普通高等院校使用的,由校方為每一名在校生頒發的帶有一定個人信息的卡片,記載的是學生的入學時間及離校時間等狀態性信息。學籍卡是對學生學習狀態的一種記錄,但是當學生順利畢業,獲取畢業證書、學歷證書后,這個屬于“狀態性”記錄卡的使命也就告一段落了。 可是,在被要求回學校開證明的學生中,有一大部分人就職于事業單位,開證明關乎到他們的職務晉升、薪資定級等問題。明明眼前有一條“陽關道”可以走,用人單位動動手指,就能在學信網查驗相關資料,卻非要畢業生大費周章回校開證明。 筆者認為,出現此現象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單位不想承擔責任,有學校戳的“紅印章”,即使出了問題也與單位無關。二是官僚作風所致,不為員工著想,折射出部分單位懶政怠政的不良作風。 “奇葩證明”不僅是大家茶余飯后的調侃,更是麻煩當事人的行為。希望更多單位以身作則,克服懶政,踏實辦好每一件事。 |
相關閱讀:
- [ 11-22]拒絕“奇葩證明” 從根子上治理問題
- [ 11-21]多余的“學歷證明”就是折騰人
- [ 11-21]有證還要證明,又懶又沒擔當
- [ 09-30]削減“奇葩證明” 勿讓群眾“跑斷腿”
- [ 09-11]員工“隱孕”也是證明單位價值的機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