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超過5億人有家庭醫生”的報道遭到網民吐槽,稱和自身感觸相去甚遠。12月19日,記者從衛計委相關部門獲得三點回應:一是家庭醫生簽約數字沒有問題,是統計上來的;二是服務還要陸續跟上,請給時間;三是衛計委的相關司局近期將對這一新聞熱點進行回應。(12月20日《科技日報》)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由于站位不同,有時所見所聞所感亦大有差異。最典型的莫過于有關家庭醫生的新聞,官方數據與公眾感受大相徑庭,與其說是對“家庭醫生”概念的理解不一樣,倒不如說是醫療惠民政策落地過程中,落點和效果與民生需求和公眾預期尚有不小距離。 按照衛計委的解釋,家庭醫生并不是私人醫生,目前還不可能為所有家庭提供一對一、點對點的“私人訂制”服務,其簽約數和覆蓋率統計依賴于層層上報匯總,其簽約服務也只能做到優先覆蓋重點人群,包括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農村貧困人口、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在此基礎上,力爭擴大到全部家庭所有人群。 筆者不懷疑“超過5億人有家庭醫生”來自于權威的數據統計,但有多少“簽約”眼下僅滿足于“紙上”而沒有真正落地?有多少“服務”目前只是“承諾”還沒有兌現?有多少工作“形式”剛剛構架而“內容”依然沒有及時填充?別埋怨群眾誤解誤讀家庭醫生這一新生事物,不少人之所以有“被覆蓋”之感,恰恰說明了相關工作還沒有做到位。 期待各級衛計委都能正視“我國超過5億人有家庭醫生”的報道遭網民吐槽的問題,認真反思對照,打撈底層聲音,精準破譯民意,把推進家庭醫生改革的各項工作落細落小落實,讓每一個家庭、每一個民眾都能真正感受到家庭醫生服務的溫暖和力量,不斷提升他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